內政部今天說,今年盤點有13縣市、共184處易成孤島地區,為提升整體防救災能量,已盤點這些地區設置太陽光電與小水力發電需求,將提請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協調爭取建置經費。

內政部今天部務會報安排建築研究所及消防署報告「易成孤島地區設置太陽能光電及小水力發電設施盤整情形」。
建築研究所副所長朱慶倫在內政部部務會報後記者會指出,今年盤點有13縣市、共184處易成孤島地區,在颱風或豪雨後容易因道路中斷或土石流變成孤島,因此去年起就超前部署,希望讓地區達到能源自主。
朱慶倫說,目前在太陽光電方面,共48處有需求、136處無需求,無需求部分包含已規劃替代方案、地理條件不適合、已有設置無空間增設等。至於小水力發電共4處有需求、112處無需求、68處尚未提報。
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內政部6月30日邀集中央跨部會、地方縣市政府及台灣電力公司共同研商,台電公司表示已完成14處地區設置太陽光電、儲能、發電機及能源管理系統等規劃需求資訊,經濟部也提供設置太陽光電及小水力發電設施單一窗口可供洽商諮詢。
劉世芳說,很希望除了傳統的柴油發電機之外,還能將太陽能、小水力或風力等納入能源管理系統,像這次颱風災情很嚴重,只要沒有電,就會造成資訊不通與生活不便。
劉世芳說,推動小水利設施或太陽能板,台電評估平均經費大約新台幣870萬元,若成功建構,可以省下台電從山下送電上山所產生的能源耗費。
劉世芳指出,國土署將持續調查,同時洽請台電公司協助評估建議,將經費需求彙整,提請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協調爭取建置經費,透過中央與地方合作強化,讓易成孤島地區在遭受極端氣候天災威脅時,讓災害降到最低,且仍能維持基本生活機能。(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