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藥喉嚨痛竟掛急診?醫師曝風險打臉公審貼文

分享:

近日有位民眾在吃藥過後,因喉嚨疼痛掛急診,卻遭醫護人員PO網公審,引起網友熱議。對此,臉書粉專「超級白急診醫師」就指出,某些藥物的症狀確實是吞嚥時劇痛、胸口灼熱,若病人忽視,後續可能出現潰瘍、狹窄、穿孔等嚴重併發症,故提醒醫護人員勿輕忽「表面看來是小病的主訴」。

病人自述「吃太大顆藥,喉嚨痛」掛急診,遭醫護人員PO網公審。(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有位醫護人員日前在Threads貼出一名急診病人的病歷,只見病人自述「吃太大顆藥,喉嚨痛」,讓她無奈直呼「我決定從今天開始搜集各種掛急診主訴,直到全台急診改成全自費」。

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紛紛留言分享自身遇過的案例,包括睡不著、芭樂籽卡牙齒、牙痛出現小潰瘍、投三分球頭往後仰致頸部痛、錯過門診時間等等;也有人質疑,「但我的確遇過因為吞服藥物導致的食道潰瘍巨痛,半夜來掛急診的病例,再晚一點食道就要穿孔了……一般民眾是因為沒有專業知識而造成的慌張就醫,衛教去門診或看怎麼處理就好,這樣把病例PO出來公審,覺得自己這樣好嗎?」

對此,一名醫師在臉書粉專「超級白急診醫師」發文表示,一般人聽到「吞藥丸後喉嚨痛掛急診」,第一反應經常是「回家喝水就好」,但這樣的臨床情境,其實隱含了很多診斷思維謬誤,若未立即察覺,輕忽一個表面看來是小病的主訴,很有可能誤踩地雷。

超級白急診醫師解釋,聽見病人說吃完藥喉嚨痛,直覺會把這2件事視為因果關係,事實上2個事件之間有時間關聯,不代表有因果關聯,也就是「錯把時間順序當因果關係」,如果回到症狀本身來判斷,突然間喉嚨痛,就會聯想到比較嚴重的診斷。

超級白急診醫師接著說,若醫護人員最近看了很多喉嚨痛的病人都是感冒,可能會把「喉嚨痛」自動判定為感冒,即使病人的症狀其實不尋常;或者醫護一整天都在掛令人白眼的主訴,被蚊子叮、芭樂籽卡牙齒,就很容易忽略少見但嚴重的診斷。

超級白急診醫師也提到,當病人自己提供一個合理的病因,例如藥卡住、姿勢不良、吃太快,人們很容易被這個敘事框架綁住,導致後續的問診與判斷都落在錯誤的方向,「如果他沒說吃藥,你會怎麼判斷『突發喉嚨劇痛』?是不是就會多了很多恐怖診斷?」

超級白急診醫師強調,某些藥物的症狀是吞嚥時劇痛、胸口灼熱,這些病人如果忽視,後續可能出現潰瘍、狹窄、穿孔等嚴重併發症。

最後,超級白急診醫師建議,「如果你(醫護)真的懷疑有問題,你該怎麼做?你可以問剛剛吞的是什麼藥?有沒有可能是高風險藥物?是痛在哪裡?喉嚨?胸口?背後?痛的性質是灼熱?刺痛?有沒有吞嚥困難?喝水會更痛嗎?然後根據年紀、危險因子、症狀嚴重程度安排檢查,如照X光、四肢血壓、超音波,有異常之後才會進一步考慮CT或內視鏡。總之不是所有病人都做大全套,而是你腦中要有這些可能性,才能用對方法去分辨輕重」。(CTWANT)

 「更多CTWANT新聞」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