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事陷僵局怎解? 他從拜登這句話「聽到」美國準備閃人了

分享:

張嘉男/綜合報導

圖左拜登,圖右澤倫斯基(攝自臉書)

俄烏戰事開打以來已經接近四個月的時間,目前雙方仍然陷入僵局,不過現似乎傳出「喊停」的訊號出來,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談判專家劉必榮表示,美國總統拜登10日表示,美國早就向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示警俄羅斯會開戰,但他不肯聽,這樣的責怪言論,而依照美國外交慣例,當美國開始責怪當地政府時,就代表要閃人了。

劉必榮在接受香港媒體《中評社》專訪時表示,俄烏戰爭自2月24日俄國總統普京展開「特別軍事行動」以來,已將近4個月,雖然拜登15日宣布加碼10億美元軍援烏克蘭。不過在國際政治上,常常是在談判前擺出強硬姿態,對外展現的是「不是被迫談判」,所以會看到美國一方面暗示有彈性,一方面大筆砸錢援助烏克蘭。接下來就得看俄羅斯、烏克蘭怎麼解讀,若大家都想找台階下,俄烏戰爭就會逐漸走向結束。

劉必榮表示,對美國來說,俄烏戰爭最好的情況是短時間給錢、給物資,把俄羅斯趕出去,俄烏戰爭趕快落幕。但現在烏克蘭趕不走俄羅斯,美國陷入戰爭泥淖一直灑錢支援,再加上國內通膨又嚴重,讓美國有點想要“該收了”的想法,

美國在外交上通常沒什麼耐性,只要一場戰爭敲鑼打鼓介入,但沒打贏陷入泥淖,就會開始想改弦更張,拜登10日表達美國早向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示警俄羅斯會開戰,但他不肯聽的責怪言論,依照美國外交慣例,當美國開始責怪當地政府時,就代表要閃人了。

另外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表達「和平是可能的,但需要為此付出代價」,並舉例芬蘭當年割讓土地給蘇聯,換來和平。加上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日前也出來表達「為了尋求和平,烏克蘭應該對俄羅斯讓出領土」,這些意見開始影響國際輿論。

劉必榮認為,從談判角度來看,俄羅斯、烏克蘭、美國、歐盟等各方大概都已體認到俄烏戰爭已成僵局,當多方都認為俄烏戰爭成為僵局,就符合談判的條件,靠談判最近的停火點則是俄羅斯佔領烏東區域。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