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預告修法規範醫美執業條件,引發醫師公會全聯會反對聲浪,但台灣醫院協會、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及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等四大醫事專業團體24日聯合發聲明力挺衛福部改革,並嚴厲批評「有人以造成醫師失業等語,刻意淡化醫療安全的重要性」。

四大醫事團體在聯合聲明中強調,基於公共安全、醫療品質與醫療體系永續的責任,診所美容醫學建立分級管理制度,是守護國人醫療安全與品質的底線,因此支持衛福部提出的「特管辦法」改革方向。聲明中更直指「醫師失業」之說並不符合事實,醫療本質即為全人照護,並非單一美容業務依賴。
衛福部此次修法主要針對抽脂、削骨、拉皮等手術項目限定執行醫師資格,並比照醫院進行診所評鑑,引發業界不同聲音。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醫療本質並非一般商業活動,牽涉的是民眾生命與健康,全球所有國家皆將「醫療安全」與「財產保險」列為最高階層的監管領域。
洪子仁進一步指出,提出「放寬醫療管理」或以「自由市場」取代專業監管,等同讓民眾暴露於不可逆的醫療風險,亦違背國際醫療治理趨勢。他認為,醫師本質是專業人員,不應以商業邏輯過度詮釋,更不應以可能造成「特定科失業」引發社會焦慮的敘述來誤導民意。

「醫美不是完全沒有任何的副作用或者是醫療傷害,若醫師的訓練不夠完整,對民眾的傷害跟醫學倫理上的要求,都必須檢討,此次才會去要求要完成PGY訓練才能執行醫美。」洪子仁說明修法背景。
根據衛福部醫事司統計,從有PGY制度以來,全台約有600位左右未經PGY訓練就執業者,人數不多,以2020年執業西醫師登記5萬145人來說僅占極少數。此次修訂「溯及既往」是為提高醫療品質和病人安全,過去就曾發生因為沒有完成PGY訓練而造成民眾醫療糾紛與死亡的案例,這項政策是希望「回歸專科醫師訓練後才能具備基本能力」。
四大醫界團體強調,建立明確的管理階層、評鑑要求與風險分級制度,是修補長期制度缺口、提升病人安全的重要改革,不應被扭曲為圖利或干預市場。評鑑制度兼顧現行美容市場的多元性,也逐步導入更嚴格的醫療品質保障,使民眾的醫療安全愈加有保障。他們再次重申,民眾生命安全無價,醫療監理不得以市場競爭為理由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