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恐怖碎屍翁!精神科醫:可能具反社會人格特質

分享:
0:00
volume_up

高雄一名73歲張姓男子殺害71歲趙林姓婦人,之後將遺體「分屍」丟在前鎮河裡,另外一名失蹤的75歲張姓婦人,和張男的大嫂皆遇害,楊聰財醫師推測,犯嫌可能具有反社會人格特質、操縱與欺騙行為,有潛在的快感殺人傾向,以及可能的犯罪習慣與動機。

高雄一名73歲張姓男子殺害71歲趙林姓婦人,之後將遺體「分屍」丟在前鎮河裡。(圖/翻攝畫面)

據《TVBS新聞網》報導,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張姓犯嫌過去已有性侵、強奪、竊盜等前科,表示他可能具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特徵,通常會表現出缺乏同理心、無法遵守社會規範、欺騙、操控他人、衝動、無計畫的行為等。

「這類型的罪犯通常對自己的行為缺乏罪惡感,即使被揭發也可能不認錯、不悔改,並試圖推卸責任或編造各種謊言以逃避刑責。」楊聰財分析,犯嫌殺人後進行有計畫性地肢解並棄屍,將屍體分解並拋入水中,試圖延長警方破案時間,這種手法通常屬於有組織型殺人犯(Organized Serial Killer),但犯嫌的行動中也呈現出部分衝動型殺人犯(Disorganized Serial Killer)的特質,像是專挑高齡獨居婦作為目標,顯示他知道這些人沒有家人能即時通報失蹤。

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院長楊聰財醫師。(圖/中天新聞)

楊聰財提到,犯嫌將屍塊隨意丟棄,未完全掩蓋犯罪痕跡,這顯示他的計畫並不嚴謹,或已經進入「失控狀態」;另外,楊聰財推測,其殺害大嫂的表現可能是「關係型謀殺」,帶有個人情感衝突,而不像前兩位受害者是隨機挑選。

另外,楊聰財表示,就目前的跡象顯示,犯嫌至少已殺害3人,且可能不止,挑選特定族群,顯示他可能並非「臨時起意」,而是發展出類似連環殺手的心理特徵,未來可能需要進一步調查他的過往活動,甚至可能有未曝光的受害者。

留言衝人氣 6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