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隱身戰鬥機「殲-35A」去年在珠海航展首亮相,標誌著解放軍正式進入「雙隱形戰機」時代。近日,中航工業瀋陽所首席專家王永慶就在《央視》節目揭秘殲-35A真實實力。

王永慶在「開講啦」節目中首先提到,殲-35A外型每個細節都融入先進的設計技術和設計師的智慧,因此「顏值」很高。他引述業界說法稱,「好看的飛機性能一定好」,那性能好的飛機也一定「顏值高」。
王永慶接著說,每一型飛機都有在裝備體系內的獨特定位、使命和任務,單點的性能指標已不能完全代表飛機效能。至於殲-35A的角色定位是什麼?王永慶以打籃球比喻稱,殲-35A相當於「組織後衛」,既能自己得分,還能協同組織,調動其他人共同發起進攻。

殲-35A在珠海航展的飛行演出上,飆出「馬赫環」,引得全場歡呼,更一個轉身「消失」在雲層中,讓觀眾不禁驚呼,「原來隱形戰鬥機真的會隱身!」但實際上,隱身戰鬥機的「隱身」多指雷達和紅外監測下的隱身。
對此,王永慶解釋,相比使用干擾手段,隱身付出的成本和代價更小。
目前,隱身戰鬥機有視覺隱身、紅外隱身、雷達隱身等多種隱身方式,目的都是不讓敵方發現。其中,視覺隱身主要仰賴塗裝,塗裝顏色要盡可能接近使用環境。

王永慶也在節目中首度透露,戰鬥機設計需各種人才加入,例如戰鬥塗裝就是由藝術專業畢業生參與設計的。
他也回顧了自己40多年的戰機設計工作,「戰場環境在變,作戰方式在變,設計技術在變,飛機模樣也在變,但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個『快』字,要以最快的速度消滅敵人,保護自己」。
而集成最先進技術,是否就能造出最好戰機?王永慶說並非如此。作為飛機總設計師,要把握的是飛機整體的「好」,不是某個系統的「好」,通俗地說就是要有「大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