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2天1次小心!全台525萬人便秘「5行業中鏢」 馬桶滑手機恐痔瘡惡化

分享:

文、圖/ENews

許多上班族經常久坐,不僅容易肥胖、引發各種慢性病,也可能造成便秘和痔瘡。對此,義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致一表示,若排便需要很用力,糞便又硬又乾,且超過2天才大一次就是有便秘問題,目前全台有525萬人有便秘問題,其中5大行業的人最容易中鏢,同時提醒民眾應避免「邊上廁所邊滑手機」,否則可能使痔瘡惡化。

▲目前全台約525萬人有便秘問題!(示意圖/ENews)

陳致一在臉書專頁《腸在我心 陳致一醫師》發文提到,正常排便頻率為1天3次~2天1次,要是排便需要很用力、不太順暢,還會有大不乾淨、殘便的感覺,且形狀乾硬、呈一粒一粒,就算是有便秘問題。他解釋,便秘可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前者與纖維攝取量不足、水分不足、腸胃蠕動緩慢有關;後者則是由其他疾病間接引起或藥物引起,像是過度使用瀉藥,停藥時反而會造成反彈性便秘。

陳致一指出,根據台灣營養基金會的統計,有近一半久坐族有便秘和痔瘡困擾,而受便秘之苦的5大職業分別為「行銷活動企劃人員」、「助理及秘書」、「專櫃銷售人員」、「餐廳服務生」和「老師」,而女性的患病率比男性高3倍。

陳致一也說明,正常的肛門軟組織因久坐、不良的排便習慣而有不當擠壓摩擦與壓力時,會導致組織滑出體外,產生腫脹出血而形成痔瘡,除了會感覺到痛,其他症狀包括排便時出血、肛門搔癢、急性疼痛、肛門四周腫脹、肛門周圍出現團塊等,目前全世界約有4.4%人口有痔瘡困擾,患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而在台灣50~59歲為好發族群,近年更是因為民眾習慣「邊上廁所邊滑手機」,使痔瘡有年輕化趨勢。

▲若排便要很用力、糞便又硬又乾,且超過兩天才大一次,就是便秘了!(示意圖/ENews)

陳致一提醒,若久坐族想遠離便秘和痔瘡危機,不妨「多攝取纖維」,幫助軟化糞便,使其順利通過大腸排出,也可維持消化道中細菌的生態平衡,成人每日纖維攝取量為22~34克,且應逐漸增加,以免引起腹脹和不適。另外,平時也要「多喝水」,成人每天應喝1.5~2.0公升的水,也可補充果汁、蔬菜汁或非咖啡因類液體,若身體沒有足夠水分,可能會排出硬且乾燥的糞便,同時也可「補充益生菌」,有助於改善腸胃道健康、提升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和加速腸胃道蠕動,而「多運動」能可以帶動腸道和骨盆的血流,使血液循環更順暢,尤其有氧運動會加快呼吸和心率,有助於刺激腸道肌肉自然收縮、快速排出糞便,減少得到痔瘡和便秘的風險。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