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關稅大棒重塑晶片版圖?BBC:川普如意算盤恐落空

分享:

美國總統川普先前表示本週將公布包括半導體在內的新關稅措施,BBC指出,目前晶片仍是美中爭奪科技霸權的戰場,大陸還在追趕台灣在該行業的實力,而川普用關稅奪回晶片製造業的想法恐落空。

川普關稅政策造成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圖/美聯社)

據BBC16日報導,美國前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2021年受訪時表示,美國多年來在晶片製造業方面「失手」,令大陸和其他亞洲中心得以迅速發展。當前,晶片仍然是美中爭奪科技霸權的戰場,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想要奪回晶片製造業,並聲稱其關稅政策將增加美國人的就業機會並助力經濟,但事實上,科技巨頭在美國長期面臨著缺乏熟練技術工人以及產品品質不佳的問題。

製造晶片的秘訣

半導體誕生於美國,被廣泛用於洗衣機、iPhone、軍用飛機和電動車等設備中,但如今亞洲已是最先進晶片的製造地,數十年來已形成一個深度整合的生態系統。

報導提及川普對晶片產業大加讚賞並揚言要課關稅,曾威脅台積電若不在美建廠就要繳100%的關稅。儘管台積電已承諾投資650億美元在美建廠,並對美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但亦表示其大部分製造業務仍將留在台灣,特別是最先進的電腦晶片。

3月3日,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左)與川普一同召開記者會,宣布台積電投資美國的計畫。(資料照/美聯社)

報導指出,製造晶片成本高且技術複雜,例如iPhone在美國設計,其晶片在台灣、日本或南韓製造,所使用的稀土等原料主要在大陸開採,包裝則可能在越南進行,然後送往大陸進行組裝和測試,最後運往美國。

報導強調,這一高度複雜和精細的製造鏈是花費幾十年才得以完善。市場情報公司Counterpoint主管愛因斯坦(Marc Einstein指出,製造晶片的工廠並非普通工廠,而是高科技無菌環境,需要花很多年才能建成。

大陸的晶片製造能力能否超越台灣?

如今,台積電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工廠生產高品質的晶片。但《晶片戰爭》一書的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認為,「他們比台灣的尖端技術落後了一代」。

報導指出,儘管大陸揚言要斥巨資來追趕台灣在半導體行業的地位,但想要超越台灣花費幾十年所建立的產能並非易事。而川普希望美國生產晶片並創造就業機會的想法也可能落空,原因之一是川普的移民政策可能會限制外國技術人才進入美國。

BBC指出,台灣在半導體領域的實力尚未被超越(資料照/美聯社)

全球連鎖反應

愛因斯坦認為,從長遠看,川普加徵關稅的做法可能會讓大陸、歐美等全球主要經濟體重新聚焦本土製造業,像華為等公司可能會尋找美國之外的新市場。他說:如果大陸能製造出更好的晶片,就會獲得所有人的選擇。大陸現在能做到的是提高成本效益,而未來則是超高科技的製造技術。

愛因斯坦還認為,印度可能成為全球新的製造業中心,比美國更有可能融入晶片供應鏈,因為印度的地理位置更近,勞動力廉價且教育程度高,但也面臨著缺水、缺工廠用地等問題。

討價還價的籌碼

BBC指出,考慮到微軟、蘋果、思科等美國科技巨頭對晶片的依賴和需求,川普可能迫於壓力取消晶片關稅。川普21日曾就蘋果產品徵稅的問題表示自己是個非常靈活的人,並透露他最近幫助了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

愛因斯坦認為,川普政府試圖用對待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的做法來處理半導體行業。他說:「我認為他們(川普政府)正試圖在這裡做出類似的嘗試——台積電不會離開,美國只需迫使它與英特爾達成協議,並分一杯羹。」

BBC認為,川普試圖透過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來打造晶片產業,然而晶片產業在亞洲的興起恰恰仰賴全球化經濟中的合作,「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自運作晶片產業,如果想要高效、大規模地生產先進的半導體,這需要時間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