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堰塞湖危機再現!太魯閣燕子口水位距壩頂不到5公尺 短期恐溢流潰決

分享: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表示,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壩底滲流量加大,水位持續緩慢上升,壩體呈不穩定狀態,水位距壩頂不到5公尺,推估可能在短期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

台8線中橫公路靳珩隧道西口因邊坡崩塌造成立霧溪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民眾提供)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監測,立霧溪上游的燕子口堰塞湖蓄水量約270萬噸,因靳珩隧道溢流,且壩底滲流量增大,使得水位上升速度略為趨緩,但壩體呈現不穩定狀態,且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經推估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

花蓮分署表示,無論是壩頂溢流或壩底滲流,都可能造成壩體破壞導致潰決,若遇大雨,壩頂溢流機率將提高。

中央前進協調所副總協調官李孟諺今天下午表示,因河道足以容納溢流水量,且泥流量不大,下游風險降低,仍要勸導下游沿線兩側住戶,不要進入河道。

李孟諺表示,燕子口堰塞湖土層特性多為大理石及花崗岩碎片,淤泥量不高,與馬太鞍溪堰塞湖不同,且現有河道可容納溢流水量,對下游風險較低,仍委託成大及陽明交大團隊持續進行風險評估。

林業保育署及公路局今天嘗試從舊台8線施作80公尺便道,銜接至燕子口步道,讓重機械進入對壩頂進行降挖作業。

李孟諺表示,開通便道過程持續有邊坡落石掉落,且地勢較陡,因此必須同步進行邊坡清理作業,確認安全後才能開挖,預估至少還要3天時間才能完成便道開通。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的堰塞湖,燕子口堰塞湖壩高僅54公尺,壩體體積約40萬立方公尺、蓄水量約270萬噸,壩體體積為馬太鞍溪堰塞湖的0.2%。(文/中央社)

留言衝人氣 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