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關注台灣非核政策 產業界憂供電穩定

分享:

台灣最後運轉中的核能機組-核三廠2號機,於2025年5月17日晚間10時解聯、17日午夜前正式停機,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時代。此一里程碑事件受到日本媒體高度關注,多家日媒紛紛進行報導。

核三廠二號機。(圖/台電提供)
核三廠二號機。(圖/台電提供)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指出,位於台灣南部屏東縣的核三廠2號機停止運轉後,民進黨政府終於實現「零核電」的政策目標。不過,NHK也提到,未來台灣能否成功將發電量轉向再生能源,將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根據報導,台灣在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後,民眾對核能發電安全性的質疑聲浪升高,促使民進黨政府推動「非核家園」政策。台灣經濟部門規劃在後核電時代提高液化天然氣(LNG)發電量,同時將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從目前的15%提升至2026年的20%。

《朝日新聞》則報導,雖然台灣即將實現非核家園目標,但賴清德政府並未完全否定未來恢復核能發電的可能性,未來是否修改廢核政策仍存在變數。

在日本Yahoo新聞平台上,日本網友對此事件發表評論。有網友分析台灣目前的發電結構,指出:「觀察台灣發電結構組成,大概是火力發電8成(煤炭4成、天然氣4成)、核能1成、其他諸如水力發電等約1成。從地形來看,不可能打造大規模的水壩來進行水力發電,至於太陽能發電則因平地面積少而難以進行,結果就是只能暫時用火力發電取代核能。」

然而,也有日本網友持正面態度,認為:「在合理的判斷下,做出廢止核電的選擇。台灣政府真是優秀。」

產業界和在野黨則對未來供電穩定性表達憂慮,特別是台灣經濟高度仰賴耗電量大的半導體產業,擔心電費可能因此上漲。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