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避免誤報 氣象署引進AI地震預警「2關卡優化中」

分享:

中央氣象署導入AI地震預警,表示靠著全台密集的地震觀測網,AI每秒接收大量數據,透過歷史資料訓練,它能抓出不同地震的分布特徵,幫忙判斷警報該不該發、怎麼發,能有效避免誤報,不過要更準確地判斷震度分布和警報範圍,還在持續優化階段。

AI 不只會寫文章、畫圖、聊天,現在也正在「學習報地震」,氣象署指出,此技術目前仍在發展階段。(圖/翻攝自「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臉書粉專)
AI 不只會寫文章、畫圖、聊天,現在也正在「學習報地震」,氣象署指出,此技術目前仍在發展階段。(圖/翻攝自「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臉書粉專)

臉書粉專「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發文表示,地震預警跟「地震報告」不一樣,地震預警的任務是在地震發生後,搶在強震到達前,用最快的速度告訴民眾「有沒有可能造成災害?」以及「所在位置災害多嚴重?」,讓可能受影響的地區能有幾秒鐘至十幾秒的反應時間,因為早個幾秒,就可能救人一命,對防災應變來說是很關鍵的步驟。

氣象署進一步說明,AI 要幫忙「報地震」,得先學會兩件事,第一點,辨識真正的地震訊號,排除施工、車流等雜訊,別讓誤報嚇壞大家;第二點,判斷要不要發警報、該警哪些縣市。氣象署表示,靠著全台密集的地震觀測網,AI 每秒接收大量數據,透過歷史資料訓練,它能抓出不同地震的分布特徵,幫忙判斷警報該不該發、怎麼發。

至於AI運用在地震預警上的進度到哪了?氣象署表示,AI 在「辨別是不是地震」這一關,表現相當不錯,能有效避免誤報;但要更準確地判斷震度分布和警報範圍,還在持續優化中,未來目標是讓警報更精準、更即時守護大家的安全。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