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才得糖尿病要小心!醫:胰臟癌風險是一般人8倍

分享:

一名55歲男性因頻繁腹瀉及右側腰背發酸就醫,原以為只是腸胃問題,但檢查後發現黃疸與胰臟發炎,進一步斷層掃描顯示胰臟頭部腫瘤已侵犯膽管並轉移至肝臟,確診為第4期胰臟癌。

一名55歲男性因頻繁腹瀉及右側腰背發酸就醫,原以為只是腸胃問題,但檢查確診為第4期胰臟癌。(圖/林相宏臉書「胰臟醫師 林相宏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
一名55歲男性因頻繁腹瀉及右側腰背發酸就醫,原以為只是腸胃問題,但檢查確診為第4期胰臟癌。(圖/林相宏臉書「胰臟醫師 林相宏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

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在臉書分享此案例指出,胰臟位於後腹腔且緊貼脊椎中線,因此病灶容易產生放射性腰背不適,患者初期可能僅感覺悶悶的不舒服,常誤認為肌肉痠痛或胃腸問題。

統計顯示,約七成胰臟癌患者早期完全沒有症狀,待出現明顯疼痛、黃疸、食慾不振或體重減輕時,往往已是晚期,約八成病人確診時已無法進行手術治療。

林相宏強調,糖尿病患者需對胰臟癌提高警覺,因胰臟癌會影響胰島素分泌及敏感度,導致血糖上升,而長期血糖過高本身也會增加罹癌風險,形成惡性循環。研究顯示,在胰臟癌確診前3年,患者便可能出現血糖異常徵兆,民眾應多加注意。

糖尿病患者需對胰臟癌提高警覺,因胰臟癌會影響胰島素分泌及敏感度,導致血糖上升。(示意圖/pexels)
糖尿病患者需對胰臟癌提高警覺,因胰臟癌會影響胰島素分泌及敏感度,導致血糖上升。(示意圖/pexels)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50歲以後新診斷糖尿病者,若同時出現體重下降或消化不良等症狀,更需加倍警覺,因其未來3年內罹患胰臟癌的可能性相當高,約有1%機率會發展成胰臟癌,這風險是一般人的8倍。

林相宏提醒,當出現腹部與腰背同時不適、黃疸、腹瀉或食慾減退等情形時,應及早就醫檢查,尤其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若近期血糖控制惡化或體重驟降,更應主動與醫師討論是否進行胰臟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檢查,早期發現才能有效提高存活率。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