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養雞場驗出芬普尼殘留,雞蛋食安危機再受關注。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倡國際趨勢的非籠飼雞蛋,今天並公布4家企業、7品牌通路販售非籠飼雞蛋情形,僅1通路百分之百達標。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舉行記者會,公布落實「全面販售非籠飼雞蛋」或「停賣格子籠雞蛋」調查結果。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說,台灣1年消費超過80億顆雞蛋,7成多來自逐步被國際淘汰、完全漠視母雞身心健康的「格子籠飼養」系統,剝奪其展現自然天性與行為的需求,不僅帶給母雞嚴重的身心折磨,更不利食品安全與人類永續健康。
陳玉敏說,母雞若能以友善的「非籠飼養」,會利用環境中提供的沙子洗沙浴,刮掉身上的寄生蟲,但「格子籠飼養」是將母雞終生囚禁在牢籠中,連轉身都有困難,格子籠下又是陳年雞糞,雞糞上滋生許多蚊蠅,母雞癢到受不了時就下不了蛋,農民就會用各式農藥在禽舍或雞身上噴灑,所以彰化牧場的芬普尼殘留,絕不會是單一事件。
陳玉敏表示,2012年歐盟基於動物福利、食品安全、人畜共通疾病與衛生考量,率先全面禁止「格子籠飼養」蛋雞。之後世界各國相繼制定規範禁令,包括美國麥當勞等全球無數零售通路、餐飲集團等企業也響應,承諾在2025年或之後全面販售、使用非籠飼雞蛋或停售格子籠雞蛋。
陳玉敏期盼政府正視問題,利用政策引導,逐步淘汰「格子籠飼養」,走向已是國際趨勢的「非籠飼養」。
陳玉敏說,家樂福(原法商家樂福,被統一集團併購)、大潤發(原法商歐尚集團,被全聯集團併購)、City Super(香港公司,台灣由遠東集團投資營運)、好市多(美商Costco)4家企業,都有2025「全面販售非籠飼雞蛋」或「停賣格子籠雞蛋」的承諾或相關目標;研究會也調查4家企業旗下共7間通路目前販售「非籠飼」雞蛋的情形。
根據研究會公布的調查報告,統一集團併購法商家樂福目前旗下通路Mia C'bon已於2024年100%達標,全面販售非籠飼雞蛋。家樂福另有4家量販店、7家超市已於今年4月1日100%只賣非籠飼雞蛋。其餘家樂福量販店及超市,目前只達標50%,尚有5成未落實。

報告提到全聯最漠視動物處境,近8成是販售「格子籠蛋」,2022年併購大潤發將其改名大全聯後,直接撕毀法商大潤發對國際宣示不販售「格子籠雞蛋」承諾。先前大潤發的非籠飼雞蛋品項占比已達37%,但2025年被全聯併購後,大量灌入格子籠雞蛋,目前大全聯非籠飼雞蛋品項僅剩7.14%,為所有通路中最低。
報告顯示,台灣Costco努力落實全球非籠飼雞蛋承諾,但進度遠落後韓國。Costco美國總部於2024年全球動物福利報告書中指出:「將逐步只販售非籠飼雞蛋。台灣、中國和日本將繼續擴大銷售。」根據Costco回覆研究會問卷,台灣2025年非籠飼雞蛋總銷量占比為48%。
根據報告,來自香港的高端超市品牌City Super,台灣由遠東集團投資營運,早在2018年便在官網上公開承諾,將在2025年全面停止販售籠養雞蛋,但卻於近日偷偷將官網承諾內容撤除,經研究會與香港動保組織聯繫,至今未回應,研究會實地調查其超市目前販售非籠飼雞蛋的比率為52.94%。
文章授權轉載自《中央社》動保團體倡非籠飼雞蛋 調查7品牌通路僅1全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