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看健康!用棉花棒挖超NG 呈「紅色或綠色」代表感染了

分享:

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許多人都喜歡拿棉花棒或是掏耳棒挖耳屎,不過國外專家呼籲不要使用棉花棒,因為棉花棒會將耳屎愈壓愈小塊,除此之外,若耳屎呈現紅色、綠色,甚至帶有臭味,可能是耳朵感染的警訊。

耳屎的顏色可以反映人體健康,而且專家也叮囑人們千萬不要使用棉花棒來挖耳朵。(圖/Pixabay)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的生理學、藥學暨神經科學院資深講師鮑姆加特(Dan Baumgardt)指出,耳屎其實是判斷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他在非營利媒體「對話」(The Conversation)上撰文指出,耳屎是由耳道內腺體分泌的油脂及汗水組成,絕大多數的耳屎都是角蛋白,是構成皮膚、頭髮、指甲外層的天然蛋白質,這是因為耳道至耳膜之間也有皮膚,當和分泌物混合時,脫落的皮膚會產生顏色偏棕色的蠟狀物質。

一般來說,健康的耳屎會呈現黃棕色,而較老的耳屎則會是深棕色,有時甚至會是黑色。不過,若耳屎出現紅色或綠色,就顯示耳屎內可能混有血液或細菌,代表耳朵可能受到感染,若還伴有流膿或惡臭的分泌物時,就需要提高警惕。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講師鮑姆加特指出,若耳屎呈現紅色、綠色,甚至帶有臭味,可能是耳朵感染的警訊,他也叮嚀民眾不要使用棉花棒。(圖/翻攝自X)
若耳屎呈現紅色、綠色,甚至帶有臭味,可能是耳朵感染的警訊,另外不要使用棉花棒。(圖/翻攝自X)

鮑姆加特表示,耳屎不僅僅是人體的廢物,其實還具有非常重要的保護功能,擋下可能通過耳道進入人體的碎屑,或是昆蟲等可能刺激或損害耳膜的有害物質,但如果耳屎堆積過多或變硬,就有可能阻礙到聲音傳播,導致聽力減弱。

儘管如此,鮑姆加特特別提醒人們不要隨便清理耳屎,甚至特別叮嚀,比食指小的物體都不能塞進耳道裡,呼籲民眾停止使用棉花棒掏耳朵,因為棉花棒只會把耳屎壓縮得更小塊,建議民眾若想清理陳年耳屎,可以使用藥用橄欖油來幫助軟化耳垢。(CTWANT)

【延伸閱讀】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