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險7月起擴大理賠範圍 貼紅單就可獲20萬元臨時住宿費

分享:

金管會15日宣布,為因應台灣地震頻繁,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將於7月1日起擴大理賠範圍,凡是地震後經政府張貼紅單禁止入內的受災建築物,即可獲得最高20萬元臨時住宿費用理賠,不再限定需達「全損」標準。

花蓮市軒轅路上「天王星大樓」嚴重傾斜。(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花蓮市軒轅路上「天王星大樓」嚴重傾斜。(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表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國地震險總投保件數為367萬4142件,投保率為38.93%,去年總簽單保費達48億6500萬元。然而,全台仍有515萬老屋,地震險投保率尚未達到四成。

金管會指出,住宅地震基本保險自民國91年實施以來已逾20年,考量建築物耐震標準逐年提升,以近期2024年花蓮地震及2025年嘉義大埔地震為例,地震造成建築物達「全損」情形有限,但經政府張貼紅單禁止入內的受災建築物卻因未達「全損」標準而無法獲得臨時住宿費用理賠。

為提升民眾權益,金管會修正「住宅地震保險危險分散機制實施辦法」,新制重點包括:當保險標的物因地震發生,經直轄市、縣(市)政府依內政部訂定發布之災害後危險建築物緊急評估辦法進行評估,若結果顯示有危險之虞並張貼紅色危險標誌,財產保險業將支付每一保險標的物10萬元臨時住宿費用,保險期間內最高給付金額為2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修法並不影響保險危險承擔總額,地震險的保費也將維持每年1350元不變,但投保人需先投保住火險。新制將於2025年7月1日正式實施,期望能為受災民眾提供更完善的保障。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