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許多人喜愛以一碗熱騰騰的味噌湯暖胃,但高溫烹調會破壞味噌中的好菌。營養師陳珮淳指出,研究發現味噌中的乳酸菌在85°C以上幾乎全數死亡,建議在湯起鍋前最後1分鐘才加入味噌。

陳珮淳在臉書「熊抱營養師|珮淳」專頁分享,發酵食品被譽為「超級食物」,主要是因為其中含有的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等,能夠分解糖與蛋白質,產生維生素、胺基酸與益菌代謝物。多項研究顯示,發酵食品有助於改善消化系統功能、降低身體發炎反應,並增強免疫力,但前提是這些有益菌必須活著且數量足夠才能發揮功效。
味噌作為日式料理中常見的食材,是由大豆、米麴與鹽經過發酵製成,富含胺基酸、維生素B群及大豆胜肽等營養成分。陳珮淳形容味噌是「日式餐桌上默默守護代謝的小英雄」。
然而,根據日本信州大學的研究,味噌中的乳酸菌在溫度超過攝氏85度時,存活率幾乎降至零,這意味著若將味噌湯煮沸5分鐘,飲用者實際攝取的只是帶有味噌風味的鹽湯,無法獲得好菌帶來的健康益處。

陳珮淳特別強調,味噌中的麴菌能產生抗氧化物質,有助於減少自由基、維持血壓穩定與代謝平衡。為了保留這些好處,她建議在烹調味噌湯時,應該在湯即將起鍋前的最後1分鐘才加入味噌,避免讓好菌在高溫環境中停留太久,否則「會整個滅團」,使所有好菌死亡。
對此,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在其社群媒體平台也提出看法。他表示,若在烹調初期就加入味噌,好菌確實會因高溫而死亡,但這並不代表味噌湯完全失去營養價值。
即使好菌因高溫被破壞,味噌本身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E、鎂、鋅、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和異黃酮等營養素。經過發酵處理的豆製品依然具有抗氧化、降低膽固醇、預防肝癌和乳癌,以及幫助減重等多重健康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