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闊台灣創辦人吳怡農宣布角逐台北市長後引發討論,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認為,2026年台北市長選舉是現任市長蔣萬安的囊中物,綠營無需在這一局浪費時間。沈政男今(17)日建議吳怡農不妨先從市議員做起,而且應該每天觀看民進黨立委王世堅的影片,感染那股草根又霸氣的風格,放眼2030年台北市長選舉。
沈政男在臉書發文分析,吳怡農的講話風格溫文儒雅,這種風格適合當學者,但若要選舉就顯得口味清淡。相較之下,蔣萬安同樣是外型好、溫和理性的類型,但在講話時該有抑揚頓挫、表情升降的時候,仍能夠表現出來。沈政男呼籲吳怡農應該每天觀看王世堅的受訪、質詢與演講影片,感染那股既草根又霸氣的氣勢,認為這是吳最欠缺的風格元素。
沈政男指出,台北市的選票結構自1994年民選市長以來,藍營始終大於綠營,大約是6比4的比例,但這不代表綠營沒有機會,因為中間選民比例不低。他認為綠營的問題在於30年來並未形成在台北市栽培市長候選人的標準作業流程,只是選舉到了就看誰適合就推出。沈政男直言,吳怡農明年沒有機會選上台北市長,吳跟蔣就是不同層級,雖然吳認為個人條件不輸蔣,但現實就是蔣領先了吳。
沈政男建議吳怡農可以放眼2030年的台北市長選舉,因為蔣萬安之後,藍營也面臨欠缺大咖的狀況,屆時吳的機會就來了。他認為吳應該先在台北市找到舞台,例如先選市議員,在議會表現市政專業,4年後再選台北市長。沈政男分析,2030年可以選台北市長的綠營人選有好幾位,但吳怡農有相對優勢,因為他沒那麼風格極端,可以吸引中間選民。
沈政男形容「吳怡農是綠營的蔣萬安」,批評綠營不懂得栽培政治人才,只是靠直覺來選舉。他認為吳必須自己找到適合的路線,選立委的意思是想要進軍中央,但吳怡農還年輕,先在台北市基層經營較為踏實。沈政男表示,當上市議員以後可選市長也能選立委,是比較穩健的方案。他更殘酷地指出,如果連台北市議員都選不上,那就證明吳不適合這個行業,該考慮轉換跑道。
沈政男強調,2026年的台北市長是蔣萬安的囊中物,綠營不必浪費時間在這一局,反而要思考2030年誰來選台北市長。他提出假設,如果2028年賴清德連任成功或失敗,蔣萬安會不會選2032年總統?沈政男認為,如果有一天蔣萬安當上總統,對恨蔣的綠營來說,將是難以承受的政治諷刺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