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價自歷史高點回落後,本周走勢持續疲軟,臺灣銀行指出,若全球地緣政治風險有再降溫跡象,不排除金價可能往下回測4,000美元整數關卡;不過,美國最新公布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低於市場預期,市場樂觀看待聯準會(Fed)降息,若本周利率決策會議後釋出偏鴿訊號,資金重返金市,金價仍有望再次挑戰史上新高。

金價上周初延續漲勢,來到4,381美元歷史新高,而後受到美元指數反彈,加上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之後有機會與中國大陸達成貿易協議,市場避險情緒降溫影響,賣壓大舉出籠,引發大量拋售潮,最低一路下挫至4,003美元。臺銀黃金存摺牌價也在近期突破每公克新台幣4,300元價位後回落,27日最後一盤賣出價4,045元,為近一周來低點。
公股銀行表示,隨金價熱潮降溫,技術性賣壓出籠,由於投機性部位逢高檔平倉,加上美國政府關門令經濟數據公布延宕,上周黃金多頭熱潮降溫。觀察技術線型,5日均線轉為下彎並跌破10日均線形成死亡交叉,中期指標MACD(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由正轉負,為今年8月底以來首見。

臺銀分析,近期支撐金價因素有三,第一,基本面預期印度節慶黃金需求不弱;其次,市場面美國最新通膨數據低於市場預期;第三,技術面短期指標KD(隨機指標)與RSI(相對強弱指標)接近超賣區。利空因素則需留意全球最大黃金ETF SPDR持有量略減、中美有望達成貿易協議、中期指標MACD由正轉負等。
長線來看,公股銀認為,目前央行買盤及ETF投資需求等基本面尚未改變,在聯準會降息預期與投資組合多元化的需求下,黃金ETF有望持續吸引資金,多家投行亦持續看好金價表現至明年。(工商時報)
※更多工商時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