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濃度十倍提升!19歲大一生反覆使用引發精神病

分享:

一名19歲的大一學生S生因長期反覆使用大麻,最終出現聽幻覺和被害妄想等精神病症狀。S生在家人勸說下勉強同意就醫,最終被診斷為因大麻引發的精神病。

現今的大麻與過去相比,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過去數十年中,大麻中四氫大麻酚(THC)的濃度已提升近十倍。(示意圖/Pixabay)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黃名琪指出,現今的大麻與過去相比,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過去數十年中,大麻中四氫大麻酚(THC)的濃度已提升近十倍。在1970年代,大麻產品中的THC平均含量約為2%至3%;而現在,市面上的大麻產品THC濃度普遍已達20%至30%,甚至有些濃縮產品的濃度高達90%。這意味著其成癮性和健康風險已大幅增加。

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人仍抱持著錯誤的觀念,認為大麻是天然無害的。黃名琪指出,成癮疾病的定義是,即使知道某種物質會帶來問題,卻仍無法停止使用。

根據研究,大麻確實是一種具有成癮性的物質。短期使用會導致記憶力受損、運動協調和判斷力下降,甚至可能引發幻覺或妄想。長期或重度使用則會導致慢性支氣管炎、大腦功能改變和認知功能障礙,特別是在25歲以下的青少年中,這一風險更為顯著。

根據研究,大麻確實是一種具有成癮性的物質。短期使用會導致記憶力受損、運動協調和判斷力下降,甚至可能引發幻覺或妄想。(示意圖/Pixabay)

丹麥的研究顯示,自1972年以來,因大麻使用而發生思覺失調症的比例從2%上升至8%。這表明,現今的思覺失調症患者中,與大麻使用相關的比例顯著增加。加拿大的另一項研究發現,使用成癮物質後出現精神病並急診就醫的案例中,大麻的風險比率高達84.9%,遠高於安非他命的22.3%。此外,腦部影像研究顯示,大麻成癮者的大腦多巴胺活動異常,這與精神分裂症的症狀有直接關聯。

黃名琪強調,目前的證據清楚顯示,大麻對生理、心理健康、懷孕及交通安全的潛在危害不容忽視。尤其是青少年、孕婦及精神疾病高風險群體,應更應避免使用大麻。

《中天關心您|少一份毒品、多一份健康!珍惜生命請遠離毒品》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