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灰坑史前巨量魚鱗出土!台南考古中心進駐搶救

分享:

台南市地政局在南科高鐵橋下一處灰坑挖掘出土逾1公尺大型魚鱗堆積與有機質殘留,隨即委託台南考古中心搶救性發掘,這為台灣少見的史前生態,但相關意涵仍待研究。

鬼頭刀魚骨(左側為頭骨)。(圖/台南市文化局)

根據台南市文化局指出,近期的考古挖掘成果相當豐碩,出土文物涵蓋石器、陶器、人骨及東部玉器,顯示當時的族群已建立起橫跨數百公里的物資交流網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片超過一公尺範圍的大型魚鱗堆積層,伴隨著鬼頭刀魚骨、獸骨與貝類等遺物,展現出史前人類多元而豐富的生態資源利用方式。

南科考古發掘貝類與魚鱗。(圖/台南市文化局提供)

台南考古中心主任劉亭攸表示,在一處灰坑中發現大量細碎片,經顯微鏡觀察確認具有獨特紋理,證實為魚鱗。由於此類發現過去從未見過,考古團隊都感到十分驚喜。推測這些魚鱗可能來自整片魚皮被剝除後所遺留,否則不可能有如此密集堆積的情況。至於這背後的文化或行為意涵,仍需結合古環境研究及更多樣本分析,才能做出明確推論,遺址現場調查前後耗時1年多,最近分析完成相關出土文物成分才對外發布成果。

現場的魚鱗堆積與有機質殘留,可見獸骨、陶器與貝類的史前遺留。(圖/台南市文化局提供)

文化局長黃雅玲表示,這些出土現象不僅激發考古學界的討論,也讓大眾在想像與推論中,更貼近史前人類的生活樣貌。透過考古成果的分享,不僅能加深對台南土地過去的理解,也展現這座城市古今交融、文化延續的獨特魅力。

文化局長黃雅玲表示,此次南科考古出土發現,激發考古學界的討論,也讓大眾在想像與推論中,更貼近史前人類的生活樣貌。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