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受強颱樺加沙外圍環流挾帶豪雨影響發生潰堤,洪水沖垮橋樑、水淹光復鄉地區,災情嚴重。民進黨政府批判花蓮縣政府沒落實疏散。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表示,要花蓮縣府1次解散8千人那有可能!有沒有地方可以容納?所以一天就要地方撤8千人,中央一定要給人力。

水利、土木、環境工程專家出身的李鴻源26日在中天節目《全球大爆卦》完整解析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潰堤)的現象,前立委蔡正元、台大教授苑舉正也受邀評析。
李鴻源表示,幾千萬噸的水往下沖,對台灣人來講是一個很大的災難,因為第一個,台灣人對堰塞湖是陌生的,台灣人沒看過什麼叫潰壩。我們有設想,幾千萬噸的水往下沖,第一下面的橋一定斷掉,堤防在某些地方一定會有破口,當時資料不完整、是臨危授命的情況下,可能內政部一毛錢都不會給,但他認為應該做,於是就做了。
李鴻源指出,研究團隊蒐集資料、只在一個禮拜之內就把它算出來,這是一個非常高的難度,而根據演算,最後他們(指政府)跟我們講的、我們算的最準,與最後實際發生時間最接近,所以撤離人數會從600多人變成8千多人,因為等他們看到我們的紀錄後他們發現,淹水深度、淹水範圍是超過他們原先預估的。
蔡正元詢問,原來是誰預估的?李鴻源說是農業部,但這個不好講,因為模式的準確性很難講,這只能說我們就算出來就是8千個人。
李鴻源強調,但會發現,從600多到8千多人,今天告訴花蓮縣說去疏散8千個人「這那有可能!花蓮縣消防局就那麼幾號人馬,所以我以前在中央我也擔任過中央的指揮官啊,當然颱風來時是內政部長,裡面還會有農業部的人,會有一個人他是國防部的次長;我們一定會問國防部次長,在當地到底有多少兵員?多少軍種?有什麼車、船、器具都要告訴我,然後前進指揮所指揮官,一定就是縣長,他裡面還有一個人,就是軍團的聯絡官」。

李鴻源續指「所以當我要你撤8千人的時候,我一定會順便問你,你需不需要幫忙,因為我知道你做不到,我們一定會告訴國防部,要告訴地方的軍團指揮官,把兵力交給前進指揮所去指揮,這是一個正常的行政程序」。
李鴻源強調「即使中央跟地方極力通力合作,你要把8千個疏散掉,那個難度都很大, 而現在不是疏散而已,疏散你把它擺哪裡去?你的避難場所有沒有這麼多的容量?」
李鴻源說「時間很緊迫,而且光復鄉是一個偏鄉,不像現在我們在都會區,要找人一下都找得到,偏鄉是很難找得到的,他在執行上有難度、難度也很大。」
蔡正元補充,光復鄉的面積比嘉義還大,警察只能一直繞、一直宣講。苑舉正也表示,那地方房子是一戶一戶的、距離遠。
李鴻源指出,平常時會區手機會響,那地方數位落差,人家不見得有這種手機,老人家也不見得會用。人力一定不夠,一天要撤8千人不可能,雖然實際情況他不知道,但確定的是,中央要地方撤8千人,一定要給人力。這事中央與地方密切合作都不一定做得到,何況是還有政治算計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