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後,光復鄉遭受嚴重洪災重創,行政院設立的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指揮層級自10月1日起提高,並改以「以村為主」的責任區制度,災區7個村將派駐指揮官,未來由指揮官統一分配志工、機具,目標在中秋節前完成住家及道路清理工作。

花蓮洪災重創光復鄉後,市區水深最高曾達1層樓,水退後災區滿布厚重淤泥。在這樣的傷痛下,台灣人展現了最溫暖的一面,許多民眾自發性帶著鏟子、物資等前往災區,各式「鏟子超人」、「義煮超人」、「物資超人」成為災民最堅強的後盾。僅在教師節連假3天期間,就累積超過6萬人搭車前往災區協助。

副總協調官、行政院顧問李孟諺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會議中指出,今日起兵力調派將以「以村為主」劃分責任區,指揮官進入村落後,將管理包含軍隊救災兵力、分配的志工、所有機具及工作進度,全權由軍方指揮官處理。
為協助志工前往災區,台鐵宣布自9月30日起至10月15日持續啟動加強疏運服務,包括加開DMU柴油客車12輛4列及區間車4列共計8列次,所有上下行對號列車增停光復站,花蓮至台東段各站新自強號全面開放站票,並延長4102次、4124次區間車行駛至光復站。台鐵也簡化進站流程,光復站閘門全開,提供進站乘車證明單,縮短排隊時間。
球評石明瑾呼籲前往當「鏟子超人」的民眾,若前往光復鄉市區可到慈濟志工站接受調度,前進部落協助者則需在光復車站外的「中央志工分配站」報到,由國防部軍卡協助接送至大馬、大平及阿陶莫部落,登記後領取工具和水,等待任務分配再前往指定地點工作。
熱心民眾架設「鏟子英雄」網站,列出各地需要的志工人數及該區負責內容和注意事項。另有民眾設立「光復救災資訊整合網」,提供志工救災行前必讀資訊,包括進入路線、災區狀況、補給站、廁所位置等,讓志工們可以先熟悉狀況。
花蓮慈濟醫療團隊提醒,厚重的淤泥中可能隱藏釘子、鐵片、樹枝或碎玻璃,可能對救災人員與民眾造成傷害。由於救災人員屬於高強度勞動,中醫團隊特別為救災人員加開醫療區,提供針灸、推拿及藥物調理,協助救災人員舒緩不適。
災區各地也出現許多感人畫面,有民眾在車站前準備糧食讓「超人們」填飽肚子,也有人在災區擔任「義煮團」。現場還出現幫忙清潔受傷志工的護理超人,各自貢獻自己的力量。許多「鏟子超人」在離開前將雨鞋、鏟子等清理工具整齊排放在車站前,讓下一批志工接手使用。餐車業者也在連假期間進駐光復國小,免費提供夜市美食給災民和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