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前行政院院長陳冲近日針對台灣「脫中入北」政策提出看法。他以即將屆滿七十周年的萬隆會議為切入點,深入探討台灣目前的經濟戰略定位。

陳冲表示,一位年逾八旬的民進黨友人曾向他提出疑問,質疑為何在全球關稅議題升溫之際,突然提出「脫中入北」的議題。這反映出各界對此政策背後地緣政治意涵的疑慮。
根據陳冲的說明,執政黨中常會上,賴清德主席曾指出,台灣經過多年努力,已位居全球供應鏈頂端,全球北方國家都在爭取台灣投資,因此與北方國家組成聯盟正當其時。
回顧歷史,陳冲提到他曾於2014年11月應邀至印尼雅加達演講,並特地前往萬隆參訪1955年亞非會議舊址。他指出,七十年前的萬隆會議是史上首次「非白人」參與的重要國際會議,共有29國與會並通過十大宣言,開啟了「第三世界」概念,也是不結盟運動的起源。
陳冲進一步分析,隨著二十世紀末東方集團解體,國際格局逐漸演變為全球北方與南方的概念。他特別指出,台灣因經濟發展程度,一直被視為全球北方的一員,因此對於目前提出「入北」的主張,不免令人感到困惑。
針對「脫中」議題,陳冲引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an Tinbergen的貿易重力理論指出,考量兩岸的產業結構及地理距離,完全脫鉤恐怕不符合經濟效益。他也提醒,美國高層去年至少三次否認要與中國脫鉤,台灣更應審慎評估此一政策。
最後,陳冲呼籲朝野,在萬隆會議七十周年之際,應該思考台灣是否真正擺脫了經濟殖民主義,而非僅停留在政治口號的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