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5歲退休男子清明掃墓後出現持續高燒、頭痛等症狀,就醫檢查後確診為恙蟲病。醫師提醒,恙蟲病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若延誤治療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

陳姓男子患有糖尿病,平時以口服藥物控制。今年4月中起,他每天發燒至39℃,並出現畏寒、頭痛及咳嗽症狀。據了解,陳男曾在清明節返鄉掃墓清理祖墳雜草,隔天還與友人一同去郊山健行。
發燒一週後,陳男從前胸與後背開始出現紅色斑丘疹,遂前往北市聯醫忠孝院區急診就醫。檢查發現他的白血球、腎功能與肝功能均有輕微升高,且有脾臟腫大與鼠蹊部約2公分的無痛性焦痂,胸部X光也顯示雙側輕微肺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感染科主治醫師蔡宛庭表示:「恙蟲病為恙蟎上的恙蟲立克次體造成的感染,『別來無恙』便是因恙蟲病的盛行演變而來的問候語。」她解釋,恙蟎的幼蟲會爬行到宿主柔軟的皮膚刺吸宿主體液,進而將恙蟲立克次體傳播給宿主造成恙蟲病。

根據統計,台灣去(2024)年共有257例恙蟲病案例,今年截至4月初已有10例。蔡宛庭醫師指出,恙蟲病好發於亞太地區,台灣以花東、離島、高屏、南投較為盛行,若產生肺炎、心肌炎等併發症,死亡率可達1-60%。
蔡宛庭醫師提醒,民眾若有高燒合併肝功能異常,且有戶外活動史,應將恙蟲病列入鑑別診斷,以免延誤治療時機。她建議民眾進出草叢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靴子等,並於皮膚裸露處塗抹防蚊藥劑,以降低遭恙蟲叮咬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