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堰塞湖因為颱風豪雨溢流,6,800萬噸泥水傾瀉而下,沖毀橋梁、掩埋家園,造成至少18人死亡,災情慘重。,這也讓「堰塞湖」登上熱搜關鍵字,台灣目前仍有許多廣為人知的堰塞湖,像是陽明山的夢幻湖、花蓮鯉魚潭以及阿里山的水漾森林,都是熱門觀光景點。

尤以雲林的草嶺,在歷史上幾次形成堰塞湖「草嶺潭」,1951年,豪雨造成堰塞湖潰決,一舉奪走74名官兵的性命,成為台灣史上最嚴重的堰塞湖災難之一。1999年921大地震後,當地再次因山崩形成「新草嶺潭」,一度成為台灣最大湖泊,容積達2億噸,當年草嶺村民,曾沿湖開設數個碼頭,發展出遊湖觀光,以船隻載客賞景維生。


專家指出,堰塞湖雖貌似平靜,實則潛藏巨大危機。台灣地質脆弱、雨量集中,堰塞湖易形成卻難掌控。一旦潰決,其破壞力如同炸彈,防不勝防。


面對極端氣候與地質風險並存,政府除強化監測,更須正視堰塞湖治理難題。草嶺潭的教訓未遠,馬太鞍溪的災變正是當頭棒喝——災難不應重演,預警與防災機制刻不容緩。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阿比妹妹說》。
【立即觀看精彩完整內容】
👉《阿比妹妹草嶺堰塞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