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7月31日正式簽署新行政命令,宣告對全球多個貿易夥伴實施新一輪附加關稅,台灣未獲豁免,被納入20%關稅級距,與印度、越南等國並列,成為美方認定貿易未達「互惠標準」的對象之一,此舉恐對台灣經濟帶來重大衝擊。

根據白宮公布的命令內容,新關稅政策依據川普今年4月發布的第14257號行政命令所宣告的「國家緊急狀態」進行延伸與調整。該命令認定美國長年龐大的貿易逆差已構成國家安全威脅,並授權總統針對未與美國實現貿易互惠的國家,徵收附加從價稅(Reciprocal Tariff)。
在最新公布的《附件一》中,台灣被列入「20%稅率國」,意味著自命令生效日起,凡對美出口的商品,將被課以高達20%的附加稅率。與此相比,印度的稅率為25%,伊拉克35%,緬甸與寮國更高達40%,顯示美方對台仍未採取最嚴格制裁,但已屬中高檔位。
針對歐盟則採差異化處理,若商品原始關稅低於15%,將補徵至15%;若已超過則不再加稅。顯示美方仍視歐盟為相對穩定的戰略貿易夥伴。

白宮指出,此波關稅調整旨在「促進公平貿易、重建美國製造業並確保供應鏈安全」。新政策將自行政命令簽署七天後(不含當日)凌晨0時01分正式生效。唯有在此之前完成裝船並進入最終運輸階段的商品,方可適用舊稅率。
同時美國《統一關稅表》(HTSUS)也將配合進行大規模技術性調整,新增專屬代碼與徵稅細節;並明定任何試圖透過第三地轉運逃避新稅的貨品,將被加徵40%的懲罰性關稅,且不得申請罰款減免。
川普在命令中強調,有部分國家已展現誠意,與美方達成或即將達成實質貿易與安全承諾,顯示願意配合美方主張以解除緊急狀態。但仍有許多國家「談判意願不足」或「未能充分與美國在經濟與國安議題上保持一致」,因此有必要採取更嚴厲措施。
此外,商務部與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負責監測緊急狀態的持續性,並可依據情勢變化向總統建議進一步行動。美方也將每六個月公布疑似轉運規避關稅的國家與設施清單,作為公共採購與安全審查的參考。(CTWANT)
【更多CTWANT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