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利號貨輪撞巴爾的摩大橋釀6死 美運安會調查結果:電線鬆動釀禍

分享: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今天指出,「達利號」(Dali)貨輪因電線鬆動發生電力故障,而在2024年3月撞上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凱伊橋,部分橋段瞬間坍塌,造成6人死亡。

「達利號」貨輪把巴爾的摩凱伊橋撞得面目全非(圖/美聯社)
「達利號」貨輪把巴爾的摩凱伊橋撞得面目全非(圖/美聯社)

路透社報導,調查發現,電力系統中有一條電線鬆動,造成斷路器意外跳脫,引發一連串事件,導致這艘長約289公尺的貨輪在撞橋前曾兩度停電,最終失去動力且無法操舵。

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說,電線上的標籤導致線路與斷路器連接不良。

NTSB主席霍曼迪(Jennifer Homendy)形容,尋找這條鬆動電線,就像是「要在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上找出一枚鬆掉的鉚釘」。

她說,NTSB與達利號製造商HD現代重工(HD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必須測試數以千計條電線,才能找到問題,「宛如大海撈針」。

NTSB指出,導致凱伊橋(Francis Scott Key Bridge)坍塌的其他因素,還包括缺乏能夠減緩遠洋船舶撞擊影響的防護措施,倘若馬里蘭州交通局(Maryland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曾對這座橋梁的脆弱性進行評估,就有機會採取行動。

替代大橋建造成本初估為17億(約新台幣530億元)至19億美元(約新台幣593億元),預計2028年底完工。馬里蘭州政府官員昨天表示,造橋成本預計將提高到43億(約新台幣1342億元)至52億美元(約新台幣1623億元),通車時間延至2030年底,原因包括新增橋墩防護系統,以及更長、更高的橋梁設計。

NTSB建議有關單位定期檢查高壓配電盤,並提出修改措施,讓船隻在失去電力後能更快恢復。

NTSB先前曾說,達利號在撞橋前曾多次失去電力,包括在離開港口前的維護期間經歷過一次停電,在撞橋前不久也發生停電。NTSB同時呼籲現代重工以「正確方式」在電線上貼標籤。

如同許多其他橋梁,凱伊橋並未配備警示系統,無法在偵測到危險時阻止車輛上橋。

NTSB今年3月呼籲針對19個州共68座橋梁的安全性進行緊急評估,包括舊金山金門大橋(Golden Gate Bridge)、紐約布魯克林大橋(Brooklyn Bridge)和紐約喬治華盛頓橋(George Washington Bridge)等。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已對凱伊橋倒塌事件展開刑事調查。(中央社)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