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中心/綜合報導
台美對等關稅談判結果遲遲未出爐,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前行政院長陳冲11日發出警訊,指出台灣目前持有5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其中至少8成為美債,他擔憂美方可能會以百年零息債券要求台灣換債,以降低美國的利息支出。

陳冲11日在中美經濟合作策進會舉辦的論壇中,以「國際貨幣戰爭3.0」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指出,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主導地位正逐漸減弱,從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體系的數據可見,美元作為國際支付貨幣的占比已從早期的8至9成,大幅下滑至48.46%,而歐元則上升至23.56%。
針對國際貨幣體系的發展,陳冲預測未來將走向「多極並立」。他特別提到,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近期在演說中提出「global euro」(全球歐元)概念,並強調歐元具備成為全球化貨幣的三個基本條件:地緣政治的信賴度、經濟的韌性,以及正派的法律和制度。陳冲認為,這顯示出拉加德推動歐元全球化的企圖心和信心。
在美國債務問題方面,陳冲指出川普第一任期和拜登時期的舉債規模創下近25年新高,分別暴增7.8兆美元和8.47兆美元。為解決龐大債務,美國正積極推動穩定幣立法。陳冲解釋,美元穩定幣的發行需要準備等量的美元法幣及美國政府公債,由於持有法幣不會產生利息,這將有助於建立更多美國公債買盤,進而降低公債殖利率和債息負擔。目前美國穩定幣在全球穩定幣體系中的占比高達99%,已具絕對優勢。
對於美國與各國進行的關稅談判,陳冲以戰國時代的「合縱連橫」作比喻。他表示,美國採取各個擊破的談判方式,就如同秦國張儀的「連橫」策略;相對地,中國透過一帶一路和擴大金磚國家聯盟的方式,則採取「合縱」策略。他也提到,美國總統川普宣稱要對金磚國家一律加徵10%關稅,這被視為是特別針對中國的舉措。
陳冲還特別提到,大陸正計畫透過香港發展穩定幣,準備以高達1兆的境外人民幣為籌碼,加入國際貨幣競爭。在去美元化趨勢方面,他強調這不會立即發生,但從美元在國際支付占比的持續下滑,已可看出歐元、人民幣等其他貨幣崛起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