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百年北平上園樓嚐美食 一窺你所不知的抗日名將龐炳勛、張自忠驚人戰史

分享:

記者王鼎鈞/綜合報導

台北知名餐廳「北平上園樓」是不少老饕的最愛,但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這家餐廳的歷史,黃埔百年憶往,本文將透過前立委蔡正元所述,一窺創辦人之一的龐炳勛、以及與他聯手創下台兒莊大捷首戰首勝的抗日名將張自忠驚人抗日戰史。

北平上園樓。(圖/臉書粉絲團)

張自忠與龐炳勛/蔡正元

張自忠是山東人,原本是袁世凱的軍官,後改投效馮玉祥成爲西北軍軍官,追隨馮玉祥從反北伐軍,再變成北伐軍。

1930年,蔣系與非蔣系爆發中原大戰,張自忠高舉反蔣旗幟投入戰爭,差一點被同爲西北軍的龐炳勛殺害,
張自忠兵敗後改投效張學良。

1933年,張自忠參加喜峰口大戰,擊敗日軍榮獲青天白日勛章,此後ㄧ直在華北與日軍周旋;1936年代替宋哲元訪日,被輿論批爲漢奸;1938年李宗仁命令張自忠率兵,援助在臨沂保衛戰,遭日軍包圍的龐炳勛,張自忠放下「舊仇」與龐炳勛合作,兩人聯手擊敗板垣師團,創下台兒莊大捷首戰首勝。

1940年,張自忠與日軍激戰於南瓜店,這是湖北棗陽宜昌會戰的一部份,也是保衛重慶的第一線,仍然由李宗仁指揮,但張自忠在宜城南瓜店被日軍包圍,張自忠奮戰殉國。

龐炳勛是河北人,也是袁世凱系統的北洋軍官,1926年改投效吳佩孚,率兵負責阻擋北伐的國民黨軍,臨時改變立場,轉投效唐生智的北伐軍。

國共分裂時,龐炳勛改投效汪精衛,1929年改投靠馮玉祥成爲西北軍;1930年中原大戰兵敗前,準備改投靠蔣系軍隊,偷襲同爲西北軍的張自忠,差一點殺害張自忠,兩人日後形同仇敵,後都改投效張學良。

1938年,龐炳勛僅以一個師的力量,在臨沂擋住日軍板垣師團一個軍,墊定台兒莊大捷的勝戰基礎,在臨沂保衛戰最危急的時刻,李宗仁竟然派龐炳勛的「仇人」,張自忠率兵來援助,讓龐炳勛不敢相信,兩個「仇人」攜手合作擊敗日軍,創下中國抗戰史上,令人不敢相信的戰績。

1943年,龐炳勛在太行山抗日,打到彈盡援絕,被「老長官」汪精衛說服投降,成爲汪精衛「和平救國軍」的大將,但私下與重慶政府保持聯繫,戰後未被追究,但「貶」爲平民。

1949年,龐炳勛隨國民黨來台,與同爲西北軍出身的孫連仲,在台北合開餐館「山西麵館」,後改爲「山西晉記餐廳」,最後改爲「北平上園樓」。

留言衝人氣 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