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食生乳製品!他赴新疆染「布氏桿菌」發燒、肝脾腫大

分享:

疾管署12日公布一起布氏桿菌病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為近10年來首見。患者是北部50多歲男性,今年4月赴新疆旅遊期間曾接觸羊隻和馬匹,返台後出現發燒症狀,經治療後已康復出院。

疾管署表示,布氏桿菌病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主要透過布氏桿菌屬細菌感染所致。(圖/疾管署

疾管署指出,該名患者曾在新疆動物市集接觸羊隻和馬匹,7月初出現發燒、寒顫等不適症狀。經多次就醫後,因肝指數偏高轉診住院,並出現發燒及肝脾腫大症狀,最終經血液培養確診為布氏桿菌感染。目前患者同住家人及旅遊同行者均無疑似症狀。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台灣在2011年曾出現5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源來自北非、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自2012年將布氏桿菌病納入第四類法定傳染病監測以來,累計僅2例境外移入病例,分別來自印尼及中國大陸,本土至今未有病例發生。

疾管署表示,布氏桿菌病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主要透過布氏桿菌屬細菌感染所致。較常見的感染途徑包括流產布氏桿菌、馬爾他布氏桿菌、豬布氏桿菌及犬布氏桿菌,這類細菌主要在牛、羊、豬、狗等動物間傳播。

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疫病流行地區時,應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類及未經消毒的奶類製品,並減少接觸動物。(圖/疾管署)
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疫病流行地區時,應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類及未經消毒的奶類製品,並減少接觸動物。(圖/疾管署)

該署進一步說明,人類感染途徑包括傷口或黏膜接觸受感染動物的組織、血液及尿液,或食用受污染食物,實驗室和屠宰場工作人員也可能因吸入含病原菌的氣膠而感染。潛伏期一般為1至2個月,最短5天,最長可達5個月。

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疫病流行地區時,應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類及未經消毒的奶類製品,並減少接觸動物。實驗室人員及相關職業工作者應確實配戴防護裝備。如出現不適症狀,就醫時應主動告知旅遊史及動物接觸史。民眾如有相關疑問,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查詢,或撥打防疫專線1922諮詢。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