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迫性尿失禁有救了!「膀胱內注射肉毒桿菌」成新選擇

分享:

高齡化社會中,頻尿困擾影響許多婦女生活品質,不僅白天影響工作及社交,夜間更可能打擾睡眠。醫師指出,這類症狀若合併無法忍受的急迫感,可能是急迫性尿失禁,不應輕忽。

許多患者在就診時常被誤認為泌尿道感染,導致長期服用無效的抗生素。(圖/Photo AC)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王萱表示,許多患者在就診時常被誤認為泌尿道感染,導致長期服用無效的抗生素。「這可能不只是發炎感染,而是膀胱的神經過度敏感刺激,導致不自主、無法控制的逼尿肌收縮而產生尿意感。」

王萱解釋,急迫性尿失禁在有慢性尿道膀胱發炎病史的患者、年長女性,或合併帕金森氏症、神經硬化症等神經性疾病的患者中特別棘手。傳統治療包括抗膽鹼藥物如奧昔布丁和托特羅定,或β3腎上腺素能激動劑如米拉貝隆,但這些藥物長期使用可能造成失智加重或排便異常等副作用。

針對頑固型急迫性尿失禁患者,膀胱內注射肉毒桿菌已成為新興治療方案。治療過程在麻醉下進行膀胱鏡檢查,醫師會在膀胱內進行約20個點的多點注射。患者通常在注射後數天內即可感受改善,效果可持續長達六個月以上。

針對頑固型急迫性尿失禁患者,膀胱內注射肉毒桿菌已成為新興治療方案。(示意圖/Pixabay)
針對頑固型急迫性尿失禁患者,膀胱內注射肉毒桿菌已成為新興治療方案。(示意圖/Pixabay)

「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此療法,醫生會仔細評估患者的病史、症狀及其他潛在的健康問題,以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王萱強調,雖然可能出現局部疼痛、排尿困難或尿路感染等副作用,但這些症狀通常是暫時性且可緩解的。

這項治療主要是透過阻斷神經傳導,減少膀胱平滑肌的過度敏感活躍性。注射後能夠抑制膀胱肌肉的收縮,減少尿意頻率和急迫感強度,讓無法從其他治療中獲益的患者重拾生活品質。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