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國內各產業人力荒,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除優先進用國內勞工,也必須很大程度地仰賴外籍移工,尤其對勞力密集產業,研擬建立「跨國直接引進」取代現行「仲介」制度,以精確掌握移工數量及引入速度。

卓榮泰表示,新制不會侵犯本勞權益,但打算調整目前雇主聘僱移工應繳納就業安定費的作法,改為若雇主把本勞薪資提高到一定程度,就可獲得多一些外籍移工的名額,如此本勞的薪資也會增加。
卓榮泰說,儘管現在「五缺」已不像過去狀況這麼嚴重,但問題還在,特別是人力的問題。他要求勞動部提出完整勞工政策,現已幾近成熟,安排報告案後就能全面實施。
其中,對於外籍移工人力分布,卓榮泰分析,過去考量引進移工有數額限制,傾向進用僑外生,希望他們畢業後留下來工作,過去一年約有2萬名僑外生來台就學,留下來的約僅4成左右,盼增加留台比例。另對比中階技術工需要具備考證的能力及手續,可從事非勞力密集型的工作,台灣最終還是要引進一些真的在從事勞力密集行業的移工。
對於實際策略,卓榮泰說,首先,要先找出各行各業缺工資料,了解到底缺多少人力;其次,盤點政府可透過哪些管道引進,包括過去和新設的管道;三、了解移工的來源國在哪裡,並建立關係;四、解決國內失聯移工的狀況。
卓榮泰說,失聯移工總歸是黑數,他們是黑暗中沒有被照顧到、勞權方面比較失調的族群,不能讓這些人再進入原來的仲介制度,而是要有個制度保護他們。
至於是否將由政府成立單一機構處理移工事務?卓榮泰說,這也是構想之一,如何快速、有效地解決人力不足問題,一定要跟過去的思維不同,而且要跳脫被詬病已久的制度,「政府要有魄力去解決它」。(工商時報)
※更多工商時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