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劉忠繼逝世!確診「血癌」不到一年傳噩耗

分享: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前台視主播、曾任復興航空發言人的資深媒體人劉忠繼,近年深受血癌所苦,過去曾在好友張光斗的節目上分享對抗病魔的心得,今(15)日張光斗在臉書上悲痛表示,佛祖仍將他親愛的好兄弟帶走了,而前台視主播趙心屏聽聞劉忠繼噩耗也哽咽不捨。

據悉,劉忠繼哥哥前兩年先血癌,劉忠繼捐骨髓給哥哥,去(2022)年持續發燒,才檢查出自己也罹患血癌,隨後兒子也有捐骨髓給他,不料,身體一直有排斥狀況,今(2023)年過年前後住進加護病房都還有意識,不幸敵不過病魔離世。

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白血病(Leukemia)俗稱血癌,根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101年統計,台灣地區癌症粗死亡率中,男性與女性死亡率排名皆位居第十位。白血病的成因複雜,不僅呈多樣性,有些致癌機轉的細節,迄今仍然不清楚,目前癌症專家學者經常提及的白血病致癌病因包括:基因突變、暴露於有放射線污染的環境、病毒感染、化學物品的刺激,以及體質的因素等。

急性白血病(AML、ALL)

臨床表現多是由於骨髓的正常造血細胞被白血病細胞所取代,導致造血功能的喪失,症狀可能突然、急劇發生,出現嚴重虛脫、急性高燒及出血現象,相關臨床症狀也可能是潛在性逐漸發作,如體力逐漸衰弱、臉色蒼白、間歇性發高燒、輕度出血傾向,或反覆性細菌或黴菌感染現象。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

依其病程可分為三階段,「慢性期」除了周邊血液與骨髓的異常結果外,約有20%的患者沒有症狀,其他患者可能會有體重減輕、貧血、出血傾向與發燒的現象,疾病演變為「加速期」時,常見症狀為肝脾腫大、不正常白血球或血小板的增生,進入「芽球期」後,臨床症狀會與急性白血病相似。

「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及骨髓纖維化」,是血癌的一種,也是劉忠繼確診的詳細病因。由於癌細胞佔據了骨髓的百分之十,破壞骨髓造血環境,就怕會移轉,侵入其他器官;而骨髓纖維化,也是不可逆的情況,終極治療方式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移植之前還要先進行四個階段的標靶治療,把體內的壞東西與免疫系統都降到零,為未來新的幹細胞準備生長的環境。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

初期症狀不明顯,甚至全無自覺不適感,當病程惡化,多數患者會有全身淋巴腺及脾臟腫大現象,較嚴重者可能因腹膜腔後或腸繫膜的淋巴腺腫大,引起胃腸道與泌尿道阻塞,少數患者則會出現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或血小板缺乏症。

疾病共通性及最早期的症狀可能是全身倦怠。約有一半的患者是在常規的血液檢查後才發現有不正常且不成熟的白血球,經轉介至專科醫師處才被診斷為白血病。白血球數目過多加上不成熟的血芽細胞,是診斷白血病最早且最有力的證據。

罹患白血病患者,須定期追蹤血液檢查以確定疾病是否復發,若是2、3年內沒有復發,表示復發機會相當低。若接受骨髓移植者,必須服用抗排斥藥至少半年,且須定期回門診追蹤。服用抗排斥藥時免疫能力會降低,應避出入公共場所以防感染。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