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情還沒結束,疾管署去年底宣布擴大公費抗病毒藥物使用對象,今年2月底以前,若有類流感症狀且身邊有發病者,皆可公費用藥。專家不建議自備流感藥物出國,流感抗病毒藥物皆為處方用藥,務必就醫診斷後使用,以免用錯藥而耽誤病情。
疾管署在全國約4千家合約醫療機構皆有配置公費流感抗病毒藥物,包括克流感、易剋冒及瑞樂沙。本流感季已使用22.3萬盒,上週使用量為2萬人次,目前尚有278.2萬人份,其中35.6萬人份已鋪貨至各縣市。
近來有民眾打不到疫苗,或是出國前來不及打疫苗,紛紛詢問如何取得流感藥物。台大醫院感管中心主任、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祕書長王振泰表示,雖然流感抗病毒藥物沒有太嚴重的副作用,較常見的是腸胃不適,但最令人擔心的是,非流感情況下服用,病毒可能產生抗藥性。
王振泰呼籲民眾不需要囤藥,以免造成排擠效應,讓真正急需的人無法立即取得,仍建議民眾有症狀應盡速就醫診斷,如有明確的流感症狀,或家人、同住者、親密朋友被診斷流感,才合乎用藥時機。
三軍總醫院感染科特聘主治醫師、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認為,並非每位民眾都有辦法分辨流感症狀,以醫學會的立場,不會推薦民眾自備流感藥物出國,且這些都是處方藥,需要醫師診斷開立,自行服用是不妥當的。
張峰義強調,萬一用了不對的藥,自我預期疾病會好,最後卻沒有痊癒,哪個醫師敢負這樣的責任?他提醒有出國計畫的民眾,應該準備的是「萬一生重病如何就醫」?「要不要先買醫療保險」?如果已有身體不適,則不建議出國。 (CTWANT)
文章授權轉載自《CTWANT》流感疫情還沒完!專家提醒克流感為處方藥勿自購囤藥擅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