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事膠著北約有能力「即刻參戰」? 美智庫分析:能否持久是關鍵

分享:

記者鄒慈芸/綜合報導

俄烏戰爭開打兩年多,戰事開始進入僵持狀態,美國戰略智庫CSIS分析,目前烏克蘭的強力靠山北約,已做好直接投入戰爭的準備,但是否能應付持久戰,還有待商榷。

俄烏戰事僵局,國際關注北約是否會直接參戰。(圖/美聯社)

目前烏克蘭兵力、武器都已處於緊繃狀態,加上戰事遲遲未有進展,一些民間志願兵也出現「戰事疲勞」的現象,開始選擇回歸正常生活,不願再為國而戰,儘管在戰爭爆發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諸多成員國,都相繼對基輔提供軍援,但目前仍未有派兵或部屬軍隊的舉動。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分析,雖然戰事陷入僵局,但戰爭打了兩年,已經給俄羅斯帶來一定程度的軍力損失,自2022年以來,俄羅斯現役主戰坦克數量減少了41%,儘管實施部分全國動員,但現役士兵比起戰前,仍減少了近20%。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6日表示,北約沒有在烏克蘭部署軍隊的計畫。(圖/美聯社)

除了兵力、武器減少,在軍備水準上,北約國家可說是大幅勝過俄羅斯,撇除美國,其餘北約成員國有將近71%的戰鬥機,是在1990年後才生產的,相較於俄羅斯,1990年後產製的戰鬥機僅占庫存比例53%。

CSIS指出,儘管當前的北約,已經做好隨時投入戰局的準備,但若無法取得立即性的勝利,北約將有可能無法應付「持久戰」,因為目前美國並未表露出想出兵的意向,但若要參戰,美國的武器兵力至關重要,像是在2011年,多國武裝干涉利比亞,當時除了美國外的北約成員國,在短短的一個月內,就將精準彈藥耗盡,再加上參戰後須要花多久時間「復原戰力」,都會成為影響北約參戰與否的因素。

留言衝人氣 6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