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台灣遭逢豪雨成災,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示警,若未做好災後防疫工作,台南、高雄地區可能在9月出現一波登革熱疫情,恐重演2015年台南大規模傳染的情況。

目前大陸「屈公病」疫情嚴重引發關注,根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指出,台灣當前最需要提高警覺的是登革熱疫情,近期南台灣遭受颱風侵襲,災後若未能妥善清除積水容器,將可能在9月迎來一波登革熱疫情高峰,這將是「最危險的時刻」。
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透過蚊蟲叮咬傳播。在台灣,主要的傳播媒介為「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其中,埃及斑蚊偏好在人工容器中繁殖,如儲水槽、空瓶、花瓶、廢輪胎等積水處;而白線斑蚊則傾向在竹筒、樹洞等天然積水環境中孳生,成蚊多棲息於室外環境。

黃高彬提醒,不論是室內或室外環境,任何容易積水的地方都可能成為病媒蚊的溫床,呼籲民眾在風災過後,必須徹底清除積水容器,同時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他也建議疾管署及南部各縣市政府應加強病媒蚊監測工作,一旦發現病媒蚊指數偏高,就要立即採取防制措施。
除了登革熱之外,黃高彬也提醒民眾注意「類鼻疽」感染風險,豪雨會將深藏於土壤中的類鼻疽病毒帶到地表,民眾若不慎接觸或吸入,可能引發感染。感染症狀包括皮膚潰瘍、淋巴結腫脹等,若經由吸入感染更可能導致肺炎,因此民眾在災後環境清理時務必注意個人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