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史上最長的「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7月18日順利結束。對此,海軍退役中將蘭寧利日前在臉書貼文,痛陳一個重要科目被無視。

蘭寧利表示,這一次「漢光」演習,全國目光都被一個接一個熱鬧的自走砲與戰車穿街繞巷;愛國者飛彈、陸射攻船飛彈的發射車組就戰術位置,或依令就備用陣地;士兵們據巷戰掩體就位等所吸引,但是一個關係台灣存活及持久的最關鍵演習科目,卻無人聞問和關切。
如果這個關鍵性的作戰失敗,前面那些大軍在島內的兵力運轉與運用則完全停擺,更嚴重的是,當動力資源與後續武器、彈藥的緊急補充被截斷,全島軍民的民心與士氣,將迅速墜入一個全盤崩潰的境地。

蘭寧利回想,過去幾位資深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退將訪台,無不忠告台灣務必要「確保海線」,他們提到1945年春天,日本因被封鎖,甚至全國的食鹽都開始採分配制;至於能源,大和號戰艦最後一次出擊是搜集了全國僅剩的燃油,才勉強足夠單程的燃料。海島防衛作戰根本無韌性可談,除非有護航作戰能確保外供武器、彈藥不缺,否則只是持續時間長短而已,最後全島建設盡成齏粉,只剩全民玉碎。
蘭寧利指出,這個最關鍵的科目就是反封鎖護航作戰,這次「漢光」演習在幾乎無人在意之下,海軍在東部海域實施護航作戰演習。科目的想定,是在幾次集合大量彈道飛彈、巡弋飛彈、高精度長程火箭及各式無人機的高強度攻擊下,我軍的各式精準防空彈藥均將消耗殆盡。
這種結果並不離譜,根據前五角大廈高級顧問退役美國陸軍上校道格拉斯麥格雷戈7月17日說法,美國用於防禦和進攻的飛彈庫存告急,僅夠維持約8天的軍事行動需要。這還僅僅是用在對付葉門的胡塞組織,幫以色列攔截伊朗、胡塞組織的飛彈、無人機攻擊,根本談不上是高強度空中攻擊。
蘭寧利認為,此時假如美國緊急運補武器與彈藥的商船冒險衝入台灣東部港口下卸,我國海軍絕對有必要組成護航支隊去「台海作戰區」外接應船隻抵台。這個想定是參考八二三砲戰時,美軍第7艦隊只護航我國運補支隊到金門外海12浬為止,剩下則由我國海軍的護航艦艇自行護送運補船團至料羅灣。這極可能是戰時美軍機艦採取的政策,保持絕不進入解放軍宣布的「台海作戰區(或封鎖管制區)」,所以這是一個相當合理的想定。
早從蔡英文政府在未經防衛戰略辯論之下,就全盤接受美方的防衛作戰指導;該指導是源於冷戰後針對拖垮或裂解俄羅斯的目標,在美國與北約均不直接參與下,策動俄羅斯邊緣國家所擬定,以逐漸升高讓烏克蘭加入北約為議題,激起俄羅斯動武,使俄羅斯陷入無止境的戰爭,同時配合經濟、財經、外交甚至文化、體育的全面抵制,藉以拖垮俄羅斯。這就是目前用於烏克蘭的戰略。
蘭寧利強調,美國將這個用於烏克蘭、簡稱「抵抗作戰」的戰略,於蔡政府接任初期,美方在美台國安會商時,要求我方接受這個「烏克蘭套裝」。我方與會人員在完全不諳海島防衛作戰特性下,當場沒有辯駁,變成純聽訓式接受美國套在台灣身上為烏克蘭設計的戰略,利用台灣的人命犧牲把大陸拖垮。
荒謬的是,美國強壓我國接受在岸上逐城、逐鄉甚至城鎮巷戰時,竟沒有想到台灣是個四面環海的海島,動力資源、糧食與武器、彈藥全仰賴海運供給。所以美方的台灣防衛作戰根本就沒有提及海上交通線問題。
最不可原諒的是,過去8年來台灣高層都在台灣防衛作戰的戰略上,將美國的指導奉為圭臬,而不敢有一絲拂逆。想想烏克蘭,他們還私下留有一手,還有打自己仗的主見,還保留精銳主力準備決戰,我們還有什麼?
所以這次「漢光」演習根本被大家都無視的科目—護航作戰,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