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今(28)日公布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未滿月女嬰,出生後第4天即出現發燒、食慾及活力下降等症狀,經確診為克沙奇病毒A16型感染併發腦炎。今年腸病毒重症累計18例,其中8例不幸死亡,皆為近6年同期最高。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3週(10月19日至10月25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8,478人次,較前一週下降5.7%。近四週實驗室監測結果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主要流行病毒株,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伊科病毒11型。
今年累計18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中,以感染伊科病毒11型最多,達16例,其次為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5型各1例,其中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累計15例。

疾管署表示,腸病毒感染全年皆有可能發生,且易於家庭及人口密集機構內傳播。家長及教托育機構應隨時保持警覺,留意嬰幼兒健康狀況,並教導孩童正確以肥皂勤洗手,照顧者應落實手部及呼吸道衛生與環境清消。
對於孕婦,疾管署建議產前儘量避免出入人多擁擠或通風不良處所,並避免接觸有症狀人士。產前14天若出現疑似症狀,如發燒、呼吸道症狀及腹瀉等,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醫療院所則應加強詢問孕產婦分娩前14天家中其他兒童或同住家人是否有發燒或出現疑似感染腸病毒症狀,以及時提供醫療處置。

疾管署特別呼籲,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可能會出現發燒或低體溫、活力不佳、喝奶量變少等情形,且病程發展快速。一旦有上述症狀,務必儘速就醫,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心肌炎、肝炎、腦炎、多發性器官衰竭等重症,嚴重可能威脅生命。
五歲以下嬰幼童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請留意嬰幼童健康狀況。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民眾如需相關防治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新生兒腸病毒防疫專區」查詢,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