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唯仁帶走台積電2奈米機密?前台積工程師市議員:牽動台美關係恐棘手

分享:

台積電前技術研發資深副總羅唯仁今年7月退休後,於10月底轉投競爭對手英特爾(Intel)擔任研發副總,期間疑似攜帶2奈米、1.4奈米等先進製程相關文件,包括20多箱的影印檔與手寫資料,此舉在半導體業界掀起震撼。高檢署已分「他」字案進行蒐證,調查是否涉及不法。

台積電前技術研發資深副總羅唯仁傳帶走2奈米技術轉投英特爾(攝自工業技術研究院)
台積電前技術研發資深副總羅唯仁傳帶走2奈米技術轉投英特爾(攝自工業技術研究院

英媒國際商業時報(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披露,台積電前高層在離職後跳槽至英特爾時,疑似攜帶與2奈米製程相關的技術文件。由於2奈米是全球先進晶片最關鍵技術之一,台灣檢調單位已正式介入調查,釐清此行為是否涉及國家安全或違反公司法。

前台積電工程師、北市議員曾獻瑩分析,此次洩密案高度敏感有三大原因。首先,羅唯仁掌握大量先進製程技術關鍵細節,若相關資料流出,恐造成台積電先進製程競爭優勢受到衝擊,牽動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地位,屬國安層級的重大危機。

其次,雖然英特爾與台積電有合作關係,但英特爾在發展晶圓代工業務後,已成為台積電的競爭者。近期輝達(NVIDIA)投資英特爾50億美元,成為英特爾大股東,因此處理此案需考量台積電與輝達的合作關係,須審慎處理三方關係。

此外,川普政府已投入20億美元資金支持英特爾,而台積電大部分營收來自美國客戶,因此此案可能牽動台美政治與國際關係。曾獻瑩舉例,多年前的梁孟松案,台積電採取極為強硬的司法行動,高階主管若遠赴韓國、中國體系任職,台積電會積極捍衛智慧財產權。但這次洩密案所涉及的局面遠比以往複雜得多,恐怕十分棘手。

台積電前技術研發資深副總羅唯仁傳帶走2奈米技術轉投英特爾(資料照片)
台積電前技術研發資深副總羅唯仁傳帶走2奈米技術轉投英特爾(資料照片)

英特爾目前尚未公開羅唯仁的具體職責,也未回應是否取得敏感文件。然而,事件迅速引發外界對「高科技企業挖角」與「員工流動性」的高度討論。分析人士指出,高階人才在企業間流動相當普遍,但一旦機密資料處理不當,企業恐面臨嚴重的法律責任與聲譽危機。

這起事件凸顯了企業在爭奪頂尖工程人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之間的矛盾。科技公司為掌握複雜製程的熟練工程師展開激烈競爭,而監管機構則密切關注任何可能危及國家或企業安全的技術轉移,尤其是在半導體等戰略性產業。

若指控屬實,2奈米製程資料外洩將對台積電與英特爾造成重大衝擊,競爭對手可能藉此掌握台積電核心技術,加速自身研發步伐。不僅影響單一企業,還可能波及全球晶片供應鏈、定價策略與技術領先地位,凸顯法律與合規措施在保護關鍵產業機密的重要性。

台積電作為全球領先半導體製造商,其2奈米製程代表了業界最先進、屬於高度機密的核心技術。這項製程凝聚了多年研發成果,結合尖端設備與專有技術,使台積電保持強大的競爭優勢。台積電已制定嚴格的安全協議,以防止商業機密遭到未經授權的洩漏,對所有參與敏感專案的管理人員與工程師實施嚴密的存取管控及保密措施。

台積電前技術研發資深副總羅唯仁傳帶走2奈米技術轉投英特爾(攝自新華社)
台積電前技術研發資深副總羅唯仁傳帶走2奈米技術轉投英特爾(攝自新華社)

國際觀察家正密切關注台灣對此事件的處理,因為此案可能成為高科技產業在智慧財產權爭議上的重要先例。全球各地企業也可能重新檢視高階主管及工程師在跨公司跳槽時,如何有效保護敏感技術與機密資訊的政策。

分析人士認為,此事件將促使半導體產業面臨更嚴格的政府與股東審查,強化內部控制問責與透明度。跨國公司需制定明確的保密資料處理規範與離職員工責任條款,以維護競爭優勢並獲得合作夥伴與客戶信任。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