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尾聲,一個陪伴的眼神、一個毛茸茸的依靠,勝過千言萬語。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引進「寵物治療」進入安寧療護病房,為重症病患帶來心靈的撫慰,讓病房不再只是病痛與別離的空間,而是充滿愛與溫暖的療癒場域。

桃園醫院院內一名原本臥床無語的孫先生,住院時在看見家中多年相伴的愛犬踏進病房後,竟慢慢撐著坐起來,伸手撫摸那熟悉的毛髮,輕聲對牠說話。護理師謝乙葳回憶,孫先生當天情緒明顯好轉,甚至願意主動進食。家屬眼眶泛紅地說:「牠就像一道光,讓病房多了些生活的氣息。」那是他們第一次,看見父親在病房裡露出久違的笑容。
「這是我們再多的醫療專業都無法替代的力量。」安寧病房主任黃立宇醫師表示,寵物治療在歐美早已廣泛應用於長照、心理輔導及重症照護,對減輕病患孤獨感、安撫焦慮情緒與促進溝通具有顯著成效。研究顯示,病患與動物互動時,體內會釋放催產素與多巴胺等正向激素,不僅提升心情,更可能降低藥物依賴,改善整體療護品質。
謝乙葳提到,此次參與療癒探訪的毛孩皆經過嚴格訓練,包括行為穩定度、親和力與衛生安全管理等,由專業訓練師與志工陪同進入病房,與病患進行溫柔而細緻的互動。護理人員表示,許多病患即便言語退化,面對毛孩卻會自然露出笑容,主動撫摸或說話,這樣的情感回應常常成為家屬與醫療團隊最大的感動與動力。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秉持人本關懷的核心理念,持續發展多元療癒措施,將寵物治療納入安寧照護的一環。透過中西整合醫療、心理支持、音樂療法及動物輔助互動,讓病患在生命最後的旅程中,不僅得到身體上的照護,也被心靈上的愛包圍。
「在這段無法逆轉的路上,我們能做的,就是讓它多一些溫柔。」黃立宇強調,安寧療護不只是減輕症狀、控制病痛,更是醫療與情感的結合。寵物的陪伴成為醫療團隊送給病患與家屬最深的祝福與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