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島電子報》日前公布10月國政民調,總統賴清德信任度較上月提升4.2%,達41.7%。對此,媒體人單厚之分析指出,賴清德民調回升並非因政績亮眼,而是受到「國慶與國難」沖淡政治對立氛圍,但其兩岸與國防路線仍明顯脫離台灣主流民意。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顯示,賴清德10月信任度為41.7%,較上月提升4.2個百分點,不信任度則為47.5%,下降4.8個百分點。執政滿意度為40.1%,不滿意度則達53.3%。單厚之於《美麗島電子報》發表評論指出,賴清德民調回升有兩大關鍵因素。
單厚之分析表示,首先,國慶本身就是歡樂氛圍,朝野對抗減少,加上放假日增加帶來小確幸,自然降低民眾對執政者的負面觀感。其次,馬太鞍堰塞湖災情中,雖然中央與地方政府救災表現不佳,但「鏟子超人」的善心義舉溫暖全台,共救國難的氛圍從9月底延續至國慶後,沖淡了政治對立,提升各族群對賴清德的好感。

單厚之進一步指出,雖然賴清德的不信任度已降至5成以下,但不滿意度仍超過5成,11月的民調變化才是確定趨勢的關鍵。他特別提到,賴清德上任以來,民進黨政府持續操作抗中保台,但民調顯示「認同犧牲生命保台的比例」卻創下近年新低,僅40.8%,不認同則創下53.2%的新高。
更值得注意的是,高達58.3%的民眾認為應恢復兩岸交流以維護台灣安全、避免戰爭,僅28.2%認為能以武器和國防維護台灣安全。單厚之認為,賴清德目前在兩岸、國防路線上明顯脫離台灣主流民意,卻未見改變跡象,「兩個不符、不顧台灣主流民意的黨主席,必然讓台灣未來的政治充滿更多不確定的變數和衝突因子。」
美麗島電子報本次調查時間為2025年10月20日至10月22日,由戴立安設計問卷與分析,並委託畢肯市場研究公司執行電訪。調查方法是由訪員進行的電腦輔助電話訪問方式(CATI),針對設籍在全國22縣市,年滿20歲的民眾進行調查,並採住宅電話與行動電話雙架構抽樣,住宅電話以「等比分層隨機抽樣」後再進行隨機跳號處理,行動電話則依數位發展部公布的編碼字首進行後5碼隨機跳號處理。本次調查成功完訪1077人(住宅電話700人、行動電話377人),合併樣本在信賴水準95%時的抽樣誤差最大值為±3.0%。樣本檢定方面,對雙架構合併樣本與行動電話次樣本性別、戶籍縣市、年齡5歲分層與教育程度等項進行樣本代表性檢定與raking加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