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荷蘭病」 童子賢:台灣經濟不能依賴單一產業

分享:

民眾黨昨(9)日舉辦「台灣AI產業與能源政策的挑戰與展望」論壇,邀請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發表演說,他認為,台灣把台積電視為「矽盾」和「護國神山」,是過於理想化的想法,同時也要避免「荷蘭病」,經濟不應該過度依賴單一產業。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圖/中天新聞)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圖/中天新聞)

童子賢在演說前接受媒體訪問,針對台積電擴大對美投資是否會被「掏空」,他說,一個品牌、公司把生產基地移動到別的國家或地區,不外是幾種重要因素,就是為了要更接近原料,更接近市場、客戶,或是更接近技術來源。

童子賢表示,例如鴻海到鄭州、印度設廠,或是廣達到上海設筆電廠,大家應該不會認為鴻海、廣達被掏空吧。所以如果說台積電到美國設廠、就是掏空台積電,這是過慮了。他說,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就認為,何不視為台積電力量的擴充。

童子賢在演說中指出,台灣目前相當依賴進出口貿易帶動經濟,2023年GDP約7551億美元、2024年約7932億美元,而進出口貿易總額2023年7844億美元、2024年8695億美元,近4年占GDP比重都超過100%,這種依賴使得台灣經濟容易受到國際環境變動的影響。

童子賢以經濟學名詞「荷蘭病」(Dutch Disease)為例,荷蘭曾因短暫取得能源優勢,因為過度依賴能源產業,導致產業集中、資源扭曲、排擠效應,最終失掉其他能力。他說,很多國家都有「荷蘭病」,但荷蘭是少數成功克服的國家。台灣產業想要繼續走下一步,儲備條件、維持競爭力,就必須在人才、法規和能源等方面進行全面調整。

童子賢表示,台積電雖然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台灣不能只依賴一家台積電來維持經濟穩定,他以中華隊拿到世界棒球12強賽的冠軍為例,台積電這幾年獨占鰲頭,但能否還有下一個10、20年,可能會是個問號。台灣經濟成長高度依賴半導體產業,如果不積極推動其他產業發展,長遠來看可能會影響經濟韌性。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