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光復節連假,台南仁愛國小兩名導師帶學生遠足,卻遭虎頭蜂攻擊,釀成3死18傷慘劇。教師郭木火因此背負「棄生逃命」罵名35年,近日真相終於重見天日。

1985年10月26日,台南佳里仁愛國小六年乙班導師郭木火與六年戊班導師陳益興,為了彌補畢業旅行停辦的缺憾,自行租用兩輛遊覽車,帶領73名學生前往曾文水庫遠足。不料中午時分,在四號橋附近下坡路段,學生誤闖黑腹虎頭蜂警戒區,觸發蜂群攻擊,數十名學童尖叫逃竄、滾落山坡,場面宛如人間煉獄。
台大昆蟲系教授何鎧光指出,黑腹虎頭蜂每逢九、十月繁殖旺季,極具攻擊性,一旦嗅到同伴釋出的毒液費洛蒙,便集體追擊,毒性足以致命。
郭木火回憶,當時一名學生黃靜瑩先被螫,雖立刻處理傷口,但蜂群警戒反應激烈,隨即大量出巢。
登山隊伍拉得很長,學生多集中於中段,陳益興老師聞聲折返,試圖援救,而郭木火則在殿後緊急指揮學生防護。根據多名學生與倖存者證言,陳益興曾高呼「把長袖包住頭」,並脫下襯衫保護孩童;郭木火則多次來回山坡,抱起學生逃離蜂群,再度折返救人,甚至與高中生、村民一同尋求支援至深夜。
學生林怡君被密集攻擊,頭髮被蜂群覆蓋,最後不幸身亡。另一名學生吳碧英則於當晚送醫不治。陳益興身中800餘螫,蜂毒侵襲全身發黑,隔日亦告殞命,終年40歲,遺下妻子與五名年幼子女。蔣經國總統聞訊致哀並頒「義行揚芬」輓額。新聞報導與電影《陳益興老師》皆塑造其為捨身救學生的英雄。

然而,當時媒體亦渲染部分學生「拿石頭砸蜂巢釀禍」,甚至指控郭木火「顧妻兒逃命」、躲進醫院裝病,引發社會群情激憤。校方為滅火,竟記郭木火兩大過,並在未查明全貌下任其背負污名。
事實上,當年蜂巢高掛十餘米樹梢,不可能以石砸中;而郭木火多次負傷折返救人,還聯繫後壁高中登山社學生與楠西村民協助搜救。當地村民張明泉回憶:「我們輪流背陳老師下山,中途他已說話困難。」
郭木火事後賣房、賣地賠償死傷家屬,默默承受外界非議。電影上映後更加深他的「懦弱」形象,甚至選擇改名「郭建亨」,續留教育界,直到2019年退休。35年來,他未再踏入曾文水庫,也不曾帶學生校外教學。
直到2020年,其女兒透過網路號召當年學生與後壁高中生舉辦同學會,平反才露曙光。高中生石宏文致信郭老師:「您當時拖著傷體尋人、關心同仁與學生,不該被誤解。您和陳老師,都是最偉大的老師!」

知情人士也揭露,當年中影拍片前並未訪談郭木火,片中內容多屬戲劇化處理,如「肉身擋蜂」、「跪地求佛」等橋段皆未經證實,甚至誤導觀眾對現場狀況的理解。昆蟲學專家亦指出,電影中叫學生蹲下不動的應對方式,其實會加重風險,正確做法應是迅速離開蜂群警戒區。
隨後時任國民黨文工會主任宋楚瑜介入調查,確認郭木火並無過失,補頒教師楷模獎狀,使其免遭解聘。但郭木火始終沉默,只為不損害陳益興「殉職英雄」的社會形象。
近年來媒體重回事件現場,陳益興遺孀與家族對外界關注已多不應對。部分家屬透露,善款用途與處理亦曾引發家庭紛爭。英雄形象背後的家庭崩解,令人唏噓。
這場悲劇,不只是蜂群襲擊,更是一場資訊與真相的迷霧戰。誤解一旦形成,即便時隔數十年,也可能壓垮一個無辜的人生。所幸,郭木火老師終於獲得遲來的平反;他沉默背後的堅持,成就另一種更深層、更謙遜的師道典範。
●互動式案件地圖 https://reurl.cc/2KjG7n (新推出!!)一鍵掌握重大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