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效應持續加劇,中央氣象署日前透過臉書粉專「報氣候 - 中央氣象署」指出,台灣今年10月均溫已創下1951年以來同期最高,9月均溫也創下70餘年來第三高,而全球多地也陸續傳出破紀錄的高溫現象。

根據中央氣象署分析,今年9月台北測站所量測「單日最高氣溫超過35度」的日數達到19日,創下測站史上新高。不僅台灣,歐盟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的資料顯示,今年10月全球地表均溫是有紀錄以來同期第三高,比工業化前(1850-1990)高出1.55度,也是自今年4月以來首次突破1.5度的門檻。
氣象署進一步表示,在過去12個月(2024年11月至2025年10月)中,年平均偏暖幅度已達到1.5度,顯示全球已長時間貼近1.5度的暖化門檻。2025年整個北半球夏季幾乎都高於過去30年的平均溫度,8月的西南歐更經歷了超過一週的熱浪,英國、愛爾蘭和西班牙都度過了史上最高溫的夏季。
西班牙8月連續16日的熱浪造成上千人死亡,乾燥炎熱的天氣也助長了野火,導致數千人因此流離失所。日本則創下史上最熱的夏季,已連續三年打破夏季高溫紀錄,沖繩更創下史上最熱9月,整個夏天有超過10萬人中暑送醫院。加拿大卑詩省阿什克羅夫特(Ashcroft)在9月測得40.8度的史上新高,多所學校因高溫決定停課。
中央氣象署指出,這股暖勢與偏高的海溫同時發生,8至10月全球極區外海域平均海表溫度皆為同月史上第三高,北太平洋海域普遍處於海洋熱浪狀態,北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也都經歷了海洋熱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