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系列辯論第二場次《說清楚講明白 黨主席大辯論》今天(27日)舉行,在交叉詰問環節,候選人蔡志弘向其他候選人提問,若當選黨主席,未來對團結黨內外力量有何具體做法?過程中,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和前立委鄭麗文擦出火花。

蔡志弘表示,期待跟其他候選人進行君子之爭,透過理性的辯論,讓黨更團結,方向更明確。他問其他四位候選人,假如當選黨主席之後,未來對團結黨內外力量有何具體做法?

郝龍斌表示,國民黨過去的問題就是內鬥內行,外鬥外行,表面上客客氣氣,背後暗箭不斷。他認為,團結最重要就是要改變國民黨的文化,要公開透明,在黨內的時候針鋒相對,對外的時候一致對外,我們看到國民黨每次選舉失敗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不團結,大家都想當候選人,大家都有私心,「我們不是要做候選人,我們是要做當選人,只有大家把力量合起來,一加一大於二的時候,我們才有勝利的可能。」
郝龍斌強調,團結要從自己做起,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無私,「我為什麼今天要參選黨主席?就是因為所有的同志,我都非常的驕傲,而且大家都相信我是無私的」;他對自己的定位以及努力,就是希望用大家對他的信任,把大家團結起來,不只要在黨內促成團結,更要促成在野的合作,因為我們都知道,2024年因為藍白不和、不團結,60%的民意輸給40%的民意。今天如果能夠透過他的公信力、執行力以及大家對他的信任,把黨內、在野團結起來,2026年我們能夠勝選,2028年我們能夠重返執政,這是他對自己這次來參選最重要的一個期許。國民黨已經連輸三次總統大選了,再輸下去我們就要完了,所以黨內團結、在野合作,我們務必要在2028的時候重回執政。

鄭麗文指出,主席不能夠機關算盡,主席得無私,還要講原則、尊重制度,不和稀泥,不私相授受,才能夠讓大家心服口服。如果大家都能深刻體會到兩岸和平的重要性、下架民進黨的重要性,不再計算個人得失,這是最重要的認知。
鄭麗文說,不只國民黨要團結,藍白也要團結,如何開誠布公,如何通過正式的程序,尊重制度,遵守遊戲規則。藍白不只要團結,在野也要團結,她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讓不同政治光譜的耆老、專家站在一起,組成黨外在野大聯盟,展現了整合在野的能力跟誠意,未來我們要凝聚真正代表台灣民意的主流民意,在兩岸問題上大開大合,在捍衛台灣民主上堅持到底。
鄭麗文表示,民進黨無所不用其極,可以想要沒收國會、濫用司法、獨佔媒體,為了保住政權,民進黨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所以我們除了團結,別無他法,這是我們對國民黨也是對中華民國最莊嚴的承諾。

張亞中表示,團結就是兩個概念,做到了就團結。第一個是有共同的理念,第二個是有公平的制度。每一個有權力的人都要求大家跟他團結,但每一位弱勢都要公平,當我們講團結的時候,都是權力高高在上的人,說你們跟我團結在一起,「我請問一下,如果今天中國國民黨都沒有理念,沒有理念下的團結是什麼?我告訴你,這叫做和稀泥、這叫做分贓!沒有理念怎麼團結?就是分贓。」
張亞中指出,選舉沒有初選,如何叫所有的黨員共同團結支持你?「到今天還有我們的候選人還主張下一次總統大選還要用徵召的,寫在競選公報裡面。請問用徵召的能夠團結嗎?我剛剛聽了鄭麗文女士的談話,我更感到痛心了,我們要主流民意,政黨的責任是要引導主流民意啊,如果今天台灣的主流民意是台獨,請問一下中國國民黨要團結在台獨底下嗎?」國民黨沒有辦法團結,就是因為沒有一個核心價值,沒有一個核心理念;都團結在權貴底下,都團結在當權派底下,制度隨便可以捏來捏去,請問一下怎麼團結?

羅智強表示,4月份的民調顯示,他有可能遭到罷免,但他人盡心盡力協助其他同樣遭遇罷免的國民黨立委。先前他表態參選桃園市長,但後來黨中央決定徵召張善政,「我天人交戰了,我要不要參選到底?對我支持者交代。」最後他決定成全張善政,因為國民黨的大我、中華民國的大我,遠勝於自己所受的委屈。
羅智強指出,如果三兩句話就能講完就團結,國民黨不會輸三次,國民黨的團結永遠是手指著別人,但是羅智強的團結永遠指著自己,「身體力行,站在兄弟姐妹的身邊,這就是團結。所以團結從自己做起,團結是最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