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多壅塞,急診需等待2~3小時。」今年初發生的急診壅塞,現在已成為普遍現象,根本原因仍在於護理人員不足,醫院只得關床因應。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直言「民眾希望醫院開床,又希望有護理師照顧病人,但是人就不來怎麼辦?」

余忠仁不諱言,十多年來台大急診就是如此,然而不同的是,過去只有台大和少數醫院會因為沒有床位導致「塞車」,如今醫療壅塞,已變成台灣普遍現象,根本原因就在於護理人力不足,導致醫院有床卻開不出來。
余忠仁表示,少子化讓職場各個職類人力都變少,護理人員進入職場的又更少。他認為,當台灣面臨老化,慢性病與複雜性病患增多,照護人力需求增加時,就需要政策導引,包括考量是否引進外來人力。余忠仁表示,國外容許聘請外國護理人員,並提供優渥的待遇,台灣許多護理師就會到美國,為什麼我們不能這麼做?建議政府開放引進具有護理專業的外籍人力來擔任護佐,並以東南亞人力優先,分擔國內護理工作壓力。

另外,為了紓解急診壅塞,提高病人轉院意願,台大創院130年以來,首次派請急診內科系醫師進駐合作醫院急診,希望此創新措施,讓醫學中心急診壅塞困境得到紓解。
余忠仁表示,至台大急診就醫的患者幾乎都知道光是等床可能等上好幾天,但仍信賴選擇台大,台大醫院分析該院暫留急診等待住院者,多為內科病人,因此推出試辦計畫,讓院內至少3位急診內科系醫師長期駐診台北市聯醫和平、中興等院區急診部門,讓患者瞭解即使轉出台大醫院,也能獲得醫學中心等級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