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慢跑近年成為熱門運動,但若忽略基本防護可能導致運動傷害。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日前在臉書粉專「一分鐘健身教室」分享自身經驗,提醒民眾進行超慢跑時應注意足部保護。

王思恒醫師表示,超慢跑是一項門檻低的運動,在家就能進行。然而他因過於自信,赤腳在硬地板上跑步,結果某天早晨起床時發現腳底疼痛難耐,後來確診為足底筋膜炎。他指出,不僅自己與家人曾遭遇這個問題,許多病人也都有相同困擾。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解釋,足底筋膜是由肥厚多層纖維筋膜構成,分為表層和深層,主要功能是拉緊跟骨及足部,使腳底呈現弓箭狀。這樣的構造能讓人類行走時承受足底壓力,同時保持足部彈性。足跟下方及周圍的厚層脂肪和纖維則形成保護墊。

造成足底筋膜炎的主要原因包括過度使用,如長時間站立、走路過多、慢跑,或在不平整路面行走過久。醫師特別強調,鞋底太薄或太硬都可能導致足底筋膜受傷,引發急性或慢性發炎。
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狀是早晨起床後,腳跟底部會出現劇烈疼痛,但走動一段時間後疼痛會減輕。然而,到了下午或久站、活動過多時,疼痛又會復發,這種情況可能持續很長時間。
王思恒建議,進行超慢跑運動時,應穿著合適的鞋子,以協助分散足底壓力,預防運動傷害的發生。選擇合適的運動鞋不僅能平均分配足底壓力,更是保護足部健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