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蝦中毒暴斃」流傳23年!營養師:要吃50公斤蝦才會致死

分享:
0:00
volume_up

中秋節來臨前會看到相關吃大餐警訊,其中「吃蝦中毒暴斃」引起議論。專家表示,該則訊息2001年從美國開始流傳,海鮮的確存在會中毒的無機砷,不過,要吃下高達50公斤的蝦,才可能導致中毒。

海鮮的確存在會中毒的無機砷,不過,要吃下高達50公斤的蝦,才可能導致中毒。(圖/Pixabay)

中秋烤肉當然少不了海鮮大餐,尤其檸檬蝦是許多人的最愛,但近日許多民眾看到一則訊息,內容寫道「台灣一名女孩突然七孔流血暴斃,驗屍顯示是砒霜中毒身亡。一名醫學院教授協助調查,仔細察看死者胃中取物,教授說:『砒霜是在死者腹內產生,因為死者生前每天也會服用維他命C,但她晚餐吃了大量的蝦,才因此喪命。』」

訊息又寫道「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員,實驗發現蝦等軟殼類食物含有大量濃度較高的五價砷化合物。這種物質本身無毒,但是服用維生素C後,化學作用會使五價砷轉變為有毒的三價砷,也就是俗稱的砒霜,所以切記服用維生素C 期間,應忌食蝦類,也不可搭配檸檬片。」

中秋節將至,萬人烤肉盛況也即將上場,但每年這時候就會流傳許多食安謠言,讓人提心吊膽。(圖/報系資料照)
中秋節將至,萬人烤肉盛況也即將上場,但每年這時候就會流傳許多食安謠言,讓人提心吊膽。(圖/報系資料照)

根據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調查,這則訊息最早於2001年以英文版在美國流傳,至今已23年!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退休教授林慶順受訪表示,此訊息應該是來自1985年美國《芝加哥論壇報》的報導《不要混合維他命C和貝類》。該報導指出,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動物科學系的研究員發現,包括蝦子在內的許多食物都含有砷化合物,而高劑量的維生素C會將五價砷轉為三價砷。

砷的型態可分為有機砷和無機砷兩大類,有機砷對人體的毒性低,攝入體內約1至2天後就會經尿液排出體外;無機砷則可分為重金屬砷、三價砷、五價砷等3種形式,在生物體內砷價數可互相轉變,其中又以三價砷最為常見且毒性最高,長期攝取過多的無機砷,會累積在人體的肝、腎及膽等器官中,引起慢性砷中毒。

程涵宇營養師說,海鮮雖含有具毒性的無機砷,但含量極為稀少,一般人不可能因此中毒。(圖/程涵宇提供)
程涵宇營養師說,海鮮雖含有具毒性的無機砷,但含量極為稀少,一般人不可能因此中毒。(圖/程涵宇提供)

營養師程涵宇表示,甲殼類如蝦、蟹、龍蝦及貝類像是蛤、牡蠣中雖含有砷,但90%以上是以有機砷的形式存在,可以很快代謝排出體外。上述海鮮雖也含有具毒性的無機砷,但含量僅為海鮮含砷量的十分之一,以蝦為例,必須吃下50公斤的蝦,才會達到最低可能致死劑量20毫克,而一般正常飲食並不會這樣吃。

食藥署則表示,學理上純化的維生素C 與五價砷,如在實驗室環境加以化學催化作用,的確有可能使原來無毒的五價砷轉變為三價砷(俗稱的砒霜)。然而餐點中所食用之檸檬及蝦,其分別所含之維生素C 與五價砷含量甚低,且又無化學催化劑及適當之反應條件,實際並沒有產生砒霜的疑慮,因此民眾不必過度擔心。(CTWANT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