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珞曦/綜合報導
今年農曆多了閏6月,許多和農曆7月(鬼月)、中元普渡有關的事務有所變動。基隆市老大公廟今年仍按習俗在農曆6月30日點普度公燈,但農曆7月初一才會開龕門。

基隆市「鷄籠中元祭」是台灣「國家文化資產」重要民俗之1,今年迎來第170年,按往例,老大公廟會在農曆6月30日子時(深夜11時至隔天凌晨1時)掛上數千盞普度公燈,照亮「老大公」返回陽間的路,隔天(農曆7月初一)開龕門迎接老大公。
但今年正好遇上閏6月,農曆7月延至國曆8月23日才到,因此今年老大公廟會於農曆正6月30日(今年國曆7月24日)深夜進行點燈儀式,屆時廟前牌樓也會點亮,而開龕門儀式需要等到國曆8月23日下午。

另據《中時新聞網》報導,道長李戊己說明,傳統習俗中,原就不太會在閏月舉辦法會,但今年出現閏6月,這才將點燈儀式和開龕門的科儀分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