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用手搖飲取代白開水!醫:無糖茶、咖啡也增結石風險

分享:

夏天炎熱,許多人會喝冰涼飲品,尤其上班族與青少年常以手搖飲、無糖茶、咖啡取代白開水,再加上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不易察覺口渴,導致尿結石年齡層明顯下降。

台灣夏天炎熱,冰涼飲品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上班族常以手搖飲、無糖茶、咖啡取代白開水,再加上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不易察覺口渴,導致尿結石的年齡層明顯下降。(圖/博田國際醫院提供)
台灣夏天炎熱,冰涼飲品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上班族常以手搖飲、無糖茶、咖啡取代白開水。(圖/博田國際醫院提供)

博田國際醫院泌尿科醫師王建勝指出,門診觀察發現,愈來愈多年輕族群出現頻尿、腰痛、尿液混濁等症狀,經診斷為泌尿結石,原因與錯誤日常飲水習慣有關。

王建勝表示,造成泌尿系統負擔有4大常見習慣,像是喝冰飲就會刺激膀胱黏膜神經,造成頻尿、尿急,長期恐導致膀胱過動症,膀胱敏感者症狀加劇;若冰飲中又含糖,更會讓腎臟與膀胱的負擔成倍增加,是泌尿系統的「雙重打擊」。

博田國際醫院泌尿科醫師王建勝表示,冰文化、冷氣生活與錯誤喝水方式,讓泌尿結石的年齡層愈來愈低。(圖/博田國際醫院提供)
博田國際醫院泌尿科醫師王建勝表示,冰文化、冷氣生活與錯誤喝水方式,讓泌尿結石的年齡層愈來愈低。(圖/博田國際醫院提供)

此外,以茶或咖啡、無糖飲品取代白開水,也會增加結石風險,多數無糖茶飲含有草酸、咖啡因,反而促使尿液中結晶濃度升高;若民眾只在口渴時喝水,或1次灌大量水,身體反而無法短時間吸收過多水分,會加重腎臟負擔,長時間仍處於脫水狀態。

另上班族如果長時間待冷氣房、補水意識不足,冷氣環境也會使皮膚與呼吸道水分蒸散加快,卻不易察覺口渴,形成隱性脫水,尿液濃縮更易結石。

博田國際醫院泌尿科醫師王建勝指出,每天2杯手搖茶飲,實際攝取到的都是草酸、茶鹼或咖啡因,這些都會讓泌尿系統代謝變得更困難。(圖/博田國際醫院提供)
每天2杯手搖茶飲,實際攝取到的都是草酸、茶鹼或咖啡因,這些都會讓泌尿系統代謝變得更困難。(圖/博田國際醫院提供)

王建勝說,約7成泌尿結石患者不認為自己水喝得少,甚至有些人每天2杯手搖茶飲,以為算補到水,實際上攝取的都是草酸、茶鹼或咖啡因,這些都會讓泌尿系統代謝更困難;近年患者除中年男性之外,女性與青少年結石個案增加明顯,尤其女性多為減重、怕水腫或不愛喝開水,選擇無糖茶替代,結果水分補充不足。

王建勝提醒,預防泌尿結石關鍵不在喝得多,而在喝得對,建議民眾補水以體重乘以40至50毫升為原則,平均分配到每個時段,白開水為首選,也可在開水中加檸檬片,提升風味之餘,檸檬中的檸檬酸也有助於降低尿中鈣離子濃度,減少草酸鈣結晶的形成;但若有胃部不適或胃酸過多者,仍應事先諮詢醫師評估。(CTWANT

文章授權轉載自《CTWANT別再用手搖飲取代白開水! 醫示警:無糖茶、咖啡增加結石風險

【延伸閱讀】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